明穆宗名讳争议
通常说法将明穆宗朱载坖的名讳依《明史·穆宗本纪》而认定为“载垕”,其实这是后世的笔误。在嘉靖、隆庆年间的史料中,他的名讳实为“载坖(jì)”。《明实录》明确记载…
通常说法将明穆宗朱载坖的名讳依《明史·穆宗本纪》而认定为“载垕”,其实这是后世的笔误。在嘉靖、隆庆年间的史料中,他的名讳实为“载坖(jì)”。《明实录》明确记载,“上命皇第三子名载坖,第四子名载圳”。拥裕派大臣陈以勤在为朱载坖辩护时也提到:“乃生而命名,从元从土,若曰首出九域,君意也。”而邻国朝鲜所保留的档案中也记载其名为“载坖”。 并且朱载坖并没有改名的迹象,而叫“朱载垕”的在当时另有其人,那就是衡府齐东安和王。
明万历年间文人卢翰的著作《掌中宇宙》中将明穆宗的名字误写为“载垕” ,此一讹误为朱国祯《皇明史概》、谈迁《国榷》等书及清廷官修《明史》等书所沿袭,导致后世普遍弄错了朱载坖的真实名讳。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m94ttb7q.html
赞 (24)
相关推荐
爱新觉罗·胤禛相关争议
即位之谜从雍正年间时,对雍正继位的谈论便不绝于耳。虽然史学界对皇位合法性尚无定论,但流传的把"十改于"的改诏之说是不成立的,因为现存于辽宁省档案馆的康熙遗诏是雍正登基后拟就并颁布天下,并非康熙真迹,所以遗诏不能说明问题。主张篡位说的学者中,有的认为康熙去世过于突然,未来得及留下任何传位遗诏,而雍正和隆科多等合谋抢占了先机;有的认为康熙生前两立两废太子,对立储君一事劳心伤神,直到临终前才属意皇十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