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一词起源于什么时候?公主和郡主有啥区别</span>

我们从许多的古书典籍的记载都可发现,“公主”一词就是指皇帝的女儿,但到底“公主”这个名词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历史百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据《春秋公羊…

我们从许多的古书典籍的记载都可发现,“公主”一词就是指皇帝的女儿,但到底“公主”这个名词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历史百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据《春秋公羊传》上载∶“天子嫁女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主,就是“主婚”之意。原来,在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的诸侯称为“公”,而周天子将女儿嫁给诸侯时,天子自己是不主婚的,而是命同姓的诸侯做为长辈来主持婚事。因此,也就称天子的女儿为“公主”了。

公主一词起源于什么时候?公主和郡主有啥区别</span>

所以,“公主”这名称最早是来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后来,“公主”这个称号一直由汉朝沿用至清朝。汉制,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皇帝的姊妹称为长公主,皇帝的姑姑则称为大长公主。加上“大长”、“长”字都有尊崇之意。东汉时皇帝的女儿皆封为县公主,即“公主”前的名称都是县名;到了晋朝,皇帝的女儿都封为郡公主,就是“公主”前的名称都是郡名。

到了唐朝,“公主”名称依旧,但有品级规定,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皆能享受正一品的待遇。清朝时,太宗皇太极在崇德元年承袭明制,皇帝女儿始称为“公主”。而公主也有等级之分,皇后所生的公主,就封为“固伦公主”,享有亲王的同等待遇;皇后的养女或皇妃所生的公主,便封为“和硕公主”,享有郡王的同等待遇。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lq96igf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