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凿壁偷光
原文译文注释原文匡衡,字稚圭,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直。主人怪,问衡,衡曰…
原文
匡衡,字稚圭,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直。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西京杂记》
译文
匡衡,字稚圭,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主人,我想读遍你家所有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注释
而:却,但。(表转折)
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穿壁:在墙上凿洞。
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
乃:于是,就。
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文不识:姓文名不识。
与:帮助。
佣作:做雇工辛勤劳作。
偿:值,指报酬(回报)。
怪:感到奇怪。
资给:借给。
愿:希望。
遍读之:全部读他一遍。
遂:便。
成:成为,变成。
大学:大学问家。
直:通“值”,工钱。
为:给。
逮:到,及。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ll9mg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