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述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三藩之乱免予处罚镇压叛乱晚年经历李芳述早年经历李芳述家贫幼孤,年轻时因战乱流亡到贵州仁怀县(今贵州省赤水县)入伍参军,隶属贵州大定(今贵州省大方县)总兵…

李芳述早年经历

李芳述家贫幼孤,年轻时因战乱流亡到贵州仁怀县(今贵州省赤水县)入伍参军,隶属贵州大定(今贵州省大方县)总兵刘之复麾下。康熙三年(1664年),贵州水西土司安坤发动叛乱,李芳述随军前往征剿,因功升任千总。

李芳述三藩之乱

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刘之复起兵响应,胁迫李芳述前往湖北,占据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巴东一带与清军对峙。李芳述不愿反清,不久便找机会率领所部逃走,回到四川叙州(今四川宜宾)。当时李芳述的妻子儿女仍在大定,五年之后,李芳述才将妻儿接到叙州。吴三桂死后,其孙吴世璠继位,派人任命李芳述为总兵,并让他从巫山(今重庆市巫山县)出兵进攻郧阳(今湖北十堰市)、襄阳。李芳述接到命令后,仍留在重庆按兵不动。

康熙十九年(1680年),赵良栋从白水江入川攻取成都,李芳述率领重庆、泸州、叙州所属州县文武官吏归顺清朝。赵良栋派遣李芳述移驻永宁(今四川叙永县),修筑城池,加强军备。不久,吴世璠派大将毛友贵等人率领数万兵马进攻永宁,李芳述率部迎战,击退吴军。不久,吴军派数千精兵趁夜间用云梯攻城,李芳述亲自指挥部队坚持抗战,歼灭吴军一千余人,并在阵前将吴军主帅毛友贵斩杀。吴世璠的部将胡国柱、王邦图等人以显武将军之职来招降李芳述,李芳述将吴军的委任状原封不动交给赵良栋。赵良栋奏报朝廷,朝廷下诏授任李芳述为随征总兵。

不久,吴军攻陷仁怀、合江。李芳述奉命撤离永宁,退守叙州。李芳述到叙州后,擒获吴军的探子,公开斩首示众,稳定军心。吴军大举来攻,李芳述率军在城外真武山、翠屏山之间设营防守,使得吴军无法前进。吴军于是撤军退到马湖,打算从木川、犍为突袭成都。李芳述知道吴军的这一计划后,事先派兵在犍为路上设下埋伏,大败吴军,斩杀大半吴军士兵,降服吴军将领夏升、罗应甲等人,并夺回百姓两千余人。李芳述因功升任西宁总兵,从征云南。

康熙二十年(1681年),赵良栋命令李芳述作为前锋,从洪雅、荥经二县由经大象岭东面出兵,在关山击败吴军。当时胡国柱据守建昌(今四川西昌),得知关山、大象岭丢失后,便放弃建昌逃回云南。李芳述率军渡过金沙江,会合赵良栋大军直取云南,攻陷昆明,吴世璠城破自杀。

李芳述免予处罚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八月,李芳述升任贵州提督。

康熙四十年(1701年),云南总督巴锡上疏弹劾游击高鉴,其中牵涉到李芳述,李芳述亦上疏攻讦巴锡,康熙帝特派侍郎温达前往调查,温达上奏李芳述包蔽下属应该叩掉他的俸禄,康熙帝特地下旨免予处罚。

李芳述镇压叛乱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湖南镇筸地区(今湖南凤凰县南)暴发苗民起义,李芳述奉命率军前往征剿,深入苗民腹地,平定叛乱。叛乱平定后,李芳述上疏建议朝廷说:“贵州地区苗人和汉人杂居,应当派遣熟悉少数民族情况的武将前往长期驻守。”此建议得到朝廷的同意。

李芳述晚年经历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康熙帝下诏褒奖李芳述说:“李芳述镇守边境多年,统率军队得法。现在的老将之中,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比。”于是加任李芳述为太子少保、镇远将军。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李芳述病逝,追赠太子少傅,谥号壮敏,朝廷赐给随葬祭品。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l8j5se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