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姨娘重新审视
回头再看
我们回到开头那个问题,就是说赵姨娘这样的人她怎么会成为贾府之妾?显然是不合理的,她不可能啊,那么曹雪芹为什么要把赵姨娘写成这样呢?最简单的分析当然是为了突出为了反衬探春,这个妈非常恶劣,非常恶心,当然探春呢,受到了王夫人她们的教育,探春各方面非常出色。而贾环呢,受了他母亲的影响,所以干了很多坏事。可是这个说法禁不起推敲,就是说曹雪芹如果要反衬他,也不一定就非要用这种丑化脸谱化漫画化的手法来写赵姨娘,他完全可以把赵姨娘写成一个攻于心计,城府很深,阴而不露的这么一个女人。那么这个形象它的艺术价值可能会超过赵姨娘这个形象,当然话又
讲回来,《红楼梦》里面赵姨娘如果搁在一般的小说里面,一般的优秀小说里面,那很说得过去了,因为赵姨娘写得确实非常生动,谁都忘不了这个女人。可这是《红楼梦》,这是曹雪芹啊!曹雪芹怎么会把她写成这样?曹雪芹不会想不到他如果把她写成一个非常有城府有心计的女人,这个形象会更加丰满,这个反衬的作用可以发挥得更好。
塑造多个次层
那么,第二个理由可能是这样解释了。曹雪芹在赵姨娘这个形象的塑造上,是存在着脸谱化简单化的缺点的,可是话又说回来了,《红楼梦》当中这么多人物形象,都写得这么丰满,层次很多,多侧面多层次,那么经得起琢磨,有那么多内涵可以挖掘。而赵姨娘为什么就没有什么可挖掘的呢?是这么一个平面型的人物,这不像是曹雪芹写出来的。当然了,你如果说她有缺点,也不是不可以,曹雪芹就没有缺点,《红楼梦》里头也有缺点,但是那里头都是非常小的缺点,尤其是长篇小说,有些缺点是不可避免的,小毛小病,像赵姨娘这么重要的人物出场这么多,这么写,必有缘故,好,在排除了创作上的失误和为了反衬探春突出某些人物,这两种可能之后。
释解雪芹
那么曹雪芹现在这样写赵姨娘,显然是情有独钟,但是这个情不是爱,而是憎,是永不宽恕的憎恨。但是,由于曹雪芹生平的资料留下的太少,所以我们不知道曹雪芹为什么要这么憎恨这个女人,要把她写成这个样子?所以我只能做一点推测,供大家参考。心理学研究证明,成年人的行为和个性特征是受到出生后最初几年的事件的影响的。这是一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的论断,而且可以说是得到了广大心理学家公认的,儿童的心理十分稚嫩脆弱,天性需要爱抚,对伤害格外敏感和恐惧,尤其是一些特别严重的伤害,往往会给儿童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这种伤痕,会永不磨灭,那么对一个作家来讲,对他不仅会造成性格心理上的影响,而且在他的作品当中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这种心理。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l4sjfui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