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宗道人物特点

他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与弟弟宏道、中道志同道合,人公安三袁。他反对贵古贱今、模拟古人,强调作家要有思想修养,文章要有思想内容,而绝不是在形式上模秦仿汉。…

他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与弟弟宏道、中道志同道合,人公安三袁。他反对贵古贱今、模拟古人,强调作家要有思想修养,文章要有思想内容,而绝不是在形式上模秦仿汉。他说心中本无可喜之事而欲强笑,亦无可哀之事而欲强哭,气势不得不假借模拟耳(《论文》),就是说,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他的诗文创作实践了他的理论,率真自然,不事模拟。游记散文如《戒坛山一》、《上方山一》、《小西天一》等,简牍散文如《答同社二》、《寄三弟之二》等,真切感人。他的散文缺点是社会意义不大。诗歌创作上,少有佳作。著有《白苏斋类集》。

27岁时会试第一,官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曾向焦及李贽弟子僧深有问学。万历十七年(1589)归里,钻研学术,以禅宗思想研究儒学,著《海蠡篇》(今佚)。九年后复入京,官右庶子,任东宫讲席。

他的多数散文以士大夫的闲情逸兴、说理谈禅为主要内容。诗歌创作又逊于散文,少有佳作。著有《白苏斋类集》22卷。另著有杂剧2种及词若干,已佚。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l2kgs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