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静成皇后不是咸丰帝生母,她是怎么当上皇后的?</span>
孝静成皇后不是咸丰帝生母,她是怎么当上皇后的?历史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历史上的道光帝,虽然不是以感情闻名后世,但他的感情经历还挺丰富的,自己就亲封过三位皇后。不过这也难怪,他的发妻在他登基前就去世了,自己当了皇帝,总不能抛弃昔日夫妻情啊,于是就追封发妻为孝穆皇后。
发妻走得早,道光登基后,总不能没有皇后管理后宫啊,于是就册立继妻佟佳氏为后。可没想到,继妻也在道光十三年去世了,册谥孝慎皇后。接着道光就提拔当时最受宠的全贵妃上位,先封皇贵妃再立为皇后,这位就是咸丰帝的生母。然而这位皇后也在道光二十年就去世了,之后道光就不再立后了。
可是除了这三位之外,道光还有一位皇后,就是孝静成皇后。说来也奇怪,孝静成皇后既不是道光亲封的皇后,也不是咸丰生母,但她却在活着的时候,当上了皇太后。虽然当的时间不长,却毕竟有这个名分,后来也追谥为皇后,神位也升祔太庙。这让人不得不疑惑,她是怎么做到的?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终于又听到这个熟悉的姓氏了,相信大家一听到博尔济吉特氏,就会想起清初时期,那个由博尔济吉特氏称霸后宫的时期。孝静成皇后的确也是出身著名的蒙古科尔沁部,不过她这一支却并非大宗后裔,血统已经相当远了。
她的曾祖父是乾隆年间举人,官至道员,追封三等承恩公;祖父官至员外郎,追封三等承恩公;父亲为追封一等承恩公花良阿,娶肃亲王永锡之女为妻。
博尔济吉特氏生于嘉庆十七年,比道光小整整30岁。道光五年,博尔济吉特氏通过选秀入宫,初封为静贵人,可见博尔济吉特氏性格比较安静,道光也多次夸赞她“兰蕙秉心”、“醇和蕴性”、“温恭蕴性”等等。

很多人都说道光的真爱是孝全成皇后,在笔者看来,喜欢肯定是很喜欢,但也不至于到真爱的程度。因为博尔济吉特氏入宫期间,孝全成皇后(时为全贵妃)正处于受宠时期,可接下来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博尔济吉特氏却接连为道光生育三子一女,这一点可超过了孝全成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刚进宫不久便怀孕了,因此晋封为静嫔,十月怀胎后生下皇次子奕纲。而早在其生产前,道光就已经吩咐下去,按照皇子满月的惯例给予赏赐。
奕纲虽说不是长子,却是道光即位后出生的第一位皇子,因此道光很是重视。在洗三那天,还专门请皇太后到养心殿共进午膳,群臣也纷纷上书祝贺。奕纲出生两月,道光就下诏晋封博尔济吉特氏为静妃。可惜的是,诏封静妃的两个月后,奕纲就因天花夭折了。
博尔济吉特氏入宫两年,就从贵人一路晋升为妃,说明她当时是很受宠的,同时也证明,全贵妃并不是独宠。而妃位还不是博尔济吉特氏的终点,都知道道光常常降低后宫嫔妃的位分,可博尔济吉特氏是一路晋升的,就可见她有一定分量。
奕纲的夭折,对生母博尔济吉特氏来说肯定打击不小,可她作为妃子,却不能因此就停止为皇帝开枝散叶。于是道光八年,静妃再次怀孕,而这次流产了。道光九年初,静妃又怀孕了,于年底生下皇三子奕继,奕继出生一月后夭折。
道光十年初,静妃再再再次怀孕,于年底生下皇六女。此女后封为寿恩固伦公主,下嫁于原任御前大臣一等公博启图之子富察·景寿。皇六女身为庶女,却得以封为固伦公主,足见其生母很是受宠,道光十分看重自己和博尔济吉特氏的独女。
可以看出,博尔济吉特氏自从进宫,几乎就一直在怀孕、生产、怀孕、流产、怀孕……的路上。直到道光十一年,她终于休息了一年,没有任何怀孕记录。道光十二年,她又又又在年初怀孕,并于年底生下皇六子奕訢,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恭亲王。
与之前笔者写过的许多位皇后一样,静妃也因当年流产和接连生育,严重影响了身体,慢慢病痛也出来了。道光十三年,年仅22岁的博尔济吉特氏就患上了风瘟咽痛,也是这一年,道光继妻孝慎皇后去世,道光晋封全贵妃为皇贵妃,又将博尔济吉特氏晋为静贵妃。
道光二十年,道光第三任皇后钮祜禄氏也去世了,道光帝非常悲痛,册谥孝全皇后,并决定不再立后。不过后宫仍然要有人掌管,所以他晋封静贵妃为皇贵妃,负责执掌后宫,却没有进一步给她皇后的名分了。
孝全成皇后去世时,其亲儿子奕詝年仅10岁,道光晋封博尔济吉特氏后,便将奕詝也交给她抚养,因为她正好也有儿子奕訢要抚养。就因为这样,奕詝和奕訢便一起长大,从小关系就很好。不过再好的关系,也会因为皇位问题产生隔阂。

静皇贵妃抚养奕詝,对他视如己出,可再怎么样,也有别于自己亲生儿子奕訢。从一开始,兄弟二人就是储君的有力竞争者,奕詝生母早逝,静皇贵妃肯定是偏袒自己儿子的。毕竟道光没有封她为皇后,如果奕詝继承皇位,自己当不了太后,可亲儿子继承皇位的话,自己就是名正言顺的圣母皇太后。
因此静皇贵妃常常在道光身边吹风,夸赞奕訢是多么能干,使得道光对奕訢的印象越来越好。没有生母为其说话的奕詝,好在有一位好老师。他的老师杜受田,就不断教导他在道光面前要藏拙,只需表现出自己“仁孝”的一面即可。
果不其然,奕詝的“仁孝”深深打动了道光,道光在立遗诏的时候,就册立奕詝为皇太子。同时他感到很对不起优秀的奕訢,于是又在诏书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l225lfi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