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人祸 高利贷加剧宋朝典(雇)妻妾的风习

到了宋代,典妻婚进步发展,并逐步演绎为民俗在民间盛行。据南宋李春撰写的反映北宋历史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一书中说:或于兼并之家假货,则皆约其妻女以为质。质妻卖女,…

到了宋代,典妻婚进步发展,并逐步演绎为民俗在民间盛行。据南宋李春撰写的反映北宋历史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一书中说: 或于兼并之家假货,则皆约其妻女以为质。质妻卖女,父子不保。....

南宋洪迈的《夷坚志》也有记载:典质妻子,衣不蔽体,每日求乞得百钱,仅能菜粥度日。

天灾人祸 高利贷加剧宋朝典(雇)妻妾的风习

这说明当时民间因为饥荒,老弱流离,尸横道途。为了生存,许多人家只得靠借贷过日,但上无寸瓦,下无上,放高利贷者趁机"皆约其妻女以为质"。穷人无法还债,无奈只好以妻女作为抵押典卖换钱以苟话生命。但是典妻卖女的价格比猪狗还贱,许多人还得靠求乞过日,度日如年,惨不忍睹。其间,民间又有了雇妻之法。《续资洽通鉴长编)载:比因饥饿,民有雇鬻妻子。

雇者以妻佣赁于人而受钱,期满归来无须取赎。因此又不同于典质妻妾。

此外,另一种典雇女子为妾的习俗也在宋代流行。权势人家,往往雇贫女为妾。年限期满,复归还其父母,两渐之间尤盛行。宜和年间1119 1125),临安知府曾以此事提出科禁,事见《宋史宗室.赵子浦传):禁权家僦人子女为仆妾者。"僦"音为ji,为租赁之意。

南渡以后,浙中地区此风仍盛。袁采《世范》载:买婢妾,须问其应典卖,不应典卖。当时朝臣中,有名高疏寮者,以"代名人"晚年丧偶后,亦尝典妾自侍。此妾名叫银花,善弹擅唱,殷勤服侍疏寮至七十七岁。

天灾人祸 高利贷加剧宋朝典(雇)妻妾的风习

在赵善球《自警编》中, 也记载了一则军太将部运米家,因船失事,粮米尽淹。后没收家中财物,还不足以偿,只得典卖妻妾,后被王荆公救助的故事: 王荆公知制诰,吴夫人为买一妾。公见之日:"何物女子?"日:"夫人令执事左右。"日:"汝谁过氏?"日:"妾之夫为军大将部米运,舟失,家赀尽没,犹不足,又卖妾以偿。"公愀然,日:"夫人用钱 几何得汝?"日:"九十万。"公呼其夫,令为夫妇如初,尽以钱赐之。端身言,是聚月咨明月溶战典宋代在流行典雇妻妾的同时,民间还存在"贴夫""典妾"等习俗,和上述典雇妻妾之俗有不少相同之处。宋人庄绰在《鸡肋篇》冲记载的"贴夫"陋俗: 小民之家,不能供其费者,皆纵其(妻)私通,谓之"贴夫",公然出入,不以为怪。

这里的"贴夫"习俗,实质上也有近似典妻婚的形式,贫家由于生活困难,纵容或怂恿妻子与人家私通,然后拿取钱财,供丈夫使用。两浙地区,住在寺庙附近的贫苦人家,甚至还有将妻子"贴"给和尚的,以致有的和尚得妻"多至四五焉"。 《楼钥攻魏集》记载了一个和尚打官司的故事: 僧讼一民负至数百缗(注:一缗为一千文),君疑之,问民妻安在,日:"近鬻于人矣。"即诘僧日:"此人至赛,何屡贷之,汝必私其妻。妻鬻,故讼尔。"僧言诎。

和尚告状是因为小民将妻子 卖于别人,无法再与其私通。而那些累累负债的钱,正是民妻的多次的"夫"钱。 宋代,甚至在所谓"知书达礼"的 上层之家,也有这样荒诞的恶俗。在清泮永固(宋稗类钞》一书中,就记载了发生在-位尚书家借妾生子的故事: 陈了翁之父尚书,与潘良贵(义荣)之父交好。潘一日谓陈日:"我二人官职年齿,种种相似,恨有一事不如公。"陈问之潘日:"公有三子我乃无之。"陈":"我有妾,已生子矣,可以奉借。他日生子,当即见还。"即而遗玉,即了翁之母也。未几,生良贵,后其母遂来往潘陈两家焉。

天灾人祸 高利贷加剧宋朝典(雇)妻妾的风习

陈尚书因同情其好友膝下无子,自愿借妾,为潘良贵之父生子,这和民间俗称的"租借肚皮"生儿子,生下儿子即回归原主没有两样。后来,生下良费,竟和陈了翁成了同母异父的兄弟。这位老妾为两家生子,成为两家之母。虽然非典或租但其中与典麦婚有不少相同之处。

更值得人们思考的,典妻(妾之风竟刮到宋代皇室成员之中。据《续资治通鉴.哲宗卷>记载:当时赵宋的宗室成员,经许多年繁衍,有些支子已失去享受皇俸的资格.祖业也在代代再分割中所剩无几,可他们又死要面子,不肯劳动谋生。于是,出租妾乃至要以得钱,就变成了他们的一种谋生之道。由于他们有皇室身份,求"租(妻或妾)"者倒不乏名流之辈,后来朝廷为防止这种丢脸丑行滋长,曾数度增加皇室成员的赡养费用,无奈人数太多,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 映。宋朝,在我国文学作品中也陆续出现了有关典妻(妾)的故事情节。如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取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事迹。第二十一回为《度婆醉打唐牛儿,宋江怒杀阎婆惜》。这个阁婆惜就是宋江为救其家,典赡来为妾的女人。它反映了北宋时山东带的民间典赡习俗,这是出现典妻(妾)年代最早的文学作品。又如宋人《京本通俗小说)中《错斩崔宁》的故事,则对南宋时流行于浙江的典妻(妾)习俗及其约定俗成的惯例作了比较具体的记载。它说的是宋高宗时,临安城(今杭州)发生的一个故事。主要因戏盲"典妾"之事所引发的一起冤案。

这些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典妻(妾)情景,正是当时社会流行典妻婚的最真实最深刻的反映。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kqj5mfr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