诟如不闻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诟如不闻有什么典故

成语诟如不闻的意思是指被人辱骂却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不动声色,形容宽宏大量,有涵养。但是,你知道诟如不闻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诟如不闻有什么历史典故?诟如不闻的主人…

成语诟如不闻的意思是指被人辱骂却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不动声色,形容宽宏大量,有涵养。但是,你知道诟如不闻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诟如不闻有什么历史典故?

诟如不闻的主人公是富弼。富弼(1004年2月13日—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富弼多次出使辽国,对西夏情形也十分关注,他认识到辽国“委实强盛”,西夏“日渐壮大”,与古代夷狄大不相同,已是中原文明的劲敌。富弼利用自己对宋、辽、西夏三国关系的透彻了解,助宋朝撬开辽夏同盟,使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渐稳定下来。

元丰六年(1083年)去世,享年八十,临终前上书神宗割地于西夏,已达到修兵息民。谥号“文忠”。

诟如不闻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诟如不闻有什么典故

成语诟如不闻的出处

出自宋人陈长方编撰的《步里客谈》;

成语诟如不闻的典故

据宋朝人陈长方编撰的《步里客谈》说,富弼少年时,好学,器量很大,遇到有人辱骂他,他也好象没有听见一样。旁人告诉他:“有人在骂你哩!”他毫不在意,说:“恐怕不是骂我吧?”旁人又告诉他:“那人指名道姓地骂你哩!”他还是毫不在意,说:“不会吧?天下同名同姓的多着呢!”

这叫做“诟如不闻”(诟,就是辱骂),被人辱骂了却好象没有听见一样。古时候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宽洪大量的态度。其实,如果不论对于任何人的辱骂,也不论他骂些什么,一概不加区别,不予分析,不采取适当方式给以回答,而一概装作没有听见一样,这也不是一种正确的态度。

就拿富弼来说,宋仁宗时,东北的契丹兴兵南侵,要求割给领土。富弼奉命去和契丹谈判。这位以“宽洪大量”闻名的富弼,却坚决拒绝了契丹的无理要求,并且把或战或和的利害关系,分析得很有道理。契丹无奈,只得把兵撤了回去。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kh1umq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