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监为什么权力那么大?

说起明朝,给人很深的一个印象就是,各个极有权力的太监,相比其他朝代,明朝有权有势的太监,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感觉整个明朝有三分之一的舞台都交给太监了。正史放一边,…

说起明朝,给人很深的一个印象就是,各个极有权力的太监,相比其他朝代,明朝有权有势的太监,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感觉整个明朝有三分之一的舞台都交给太监了。

正史放一边,咱们先聊点有趣的,说说影视剧中太监的形象,这一半要拜金庸老先生所赐,一部绝世武功秘籍《葵花宝典》让无数心怀不正的人趋之若鹜,这部武功秘籍出自小说《笑傲江湖》,里面有个一等一的高手——东方不败。练就《葵花宝典》,天下无敌。

明朝太监为什么权力那么大?

《葵花宝典》据说是前朝太监所创。因为是太监,身体有残缺,所以传下这样一句话,“欲练此功,必先自宫”,人要对自己狠一点,有失必有得,狠心割一刀,换得绝世武功,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不自宫先试着练练看的,说不定只是为了神秘,或者作者有意提高入门难度而故意设的卡,说不定在秘籍的最后一页上写着“练就此功,无需自宫”呢。因为有前人达到如此高深的境界,明朝的太监们奉为经典,个个都武艺高强。

然后说说人们观影或看小说心理,人们想看的戏剧冲突,是正邪之战,最后正义打败邪恶,人们就觉得过瘾。

明朝的政局太适合这样的故事了,它有天生对立的两派,或者说三派,文官集团,东厂太监,还有一个神秘的组织——锦衣卫。

其实锦衣卫的职责跟东厂差不多,都是监视官员的,但在影视剧中,赋予了他们新的形象。

作者导演很好的把握了人们的心理,在影视剧中,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情节,东厂代表邪恶,他们都不是人,鱼肉百姓,残害忠良;锦衣卫代表正义,识大体,明大义,站出来斗争。前期往往被东厂暗算,经过生死挣扎后获得胜利,而且都是惨胜,邪不胜正!观众看了过瘾,这才买账。

明朝的官制天然就适合做剧本,东厂是太监,由于太监的自身缺陷,导致心理变态,做出一些丧尽天良的事情在情理之中,所以导演就安排东厂的太监永远是反面角色,观众们心里也乐于接受。

再看看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又神秘,神龙见首不见尾,多帅呀。导演也专门找张震,李东学这些长的帅的演员出演,观众们看后自然欢喜。

以上是戏说,下面说说历史上明朝为什么太监如此猖狂。首先要从明成祖朱棣说起,他武装夺权,在起兵伊始,了解朝廷情况,多半是通过太监,他对太监许以重利,换得情报。夺权后,因为都是前朝大臣,人心不服,而且他爹朱元璋又不设丞相,朱棣视太监为亲信,一人忙不过来,便让一些太监帮忙,太监从某种意义上已经参政了。

为了监视百官,稳固统治,明成祖朱棣恢复了锦衣卫制度,同时设立东厂,让太监名正言顺的干预政事,从这时起,锦衣卫和东厂便开始了开始争斗。

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但如果只是些没文化的太监,最多整整人,坏坏事,还不至于破坏朝政,但一个皇帝打破了这一禁忌。

宣德皇帝明宣宗朱瞻基教太监们读书认字,打破了太监参与朝政的最后一层界线,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从此,宦官成了明朝政局的支柱之一,成了政坛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太监干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明朝的皇帝普遍都懒,而且没有丞相协同皇帝处理政事,朱元璋朱棣是劳模,一人尚可应付过来,但后代们就不行了,出现内阁,那些都是饱学之士,内阁首辅相当于丞相,皇帝为了牵制内阁,或者为了偷懒,给予了太监极大的权利,权利最大的是两个——司礼监掌印太监和司礼监秉笔太监,一个代皇帝批阅,一个代皇帝盖章,太监的地位达到顶峰。

所以,真实历史上明朝的太监就非常牛逼,而且有内阁,锦衣卫作为对立面,上演了一出出好戏,这也就是编剧导演们钟爱明朝太监的原因之一。

当然,太监怀有绝世武功应该是不太可能的,毕竟那一刀下去,雄性激素掉了不少,练武还是要有阳刚之气的。

明朝的太监掌权是有其道理的,当然,对于当时高度发展的体制来说,太监掌权带来了更多斗争,却并不能动摇皇帝的权力。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kf5omgp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