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的称霸之路,一场荒唐的政治闹剧

宋襄公在历史上的登场,起于齐桓公的去世:齐桓公死后,他的五个儿子争抢国君之位,齐国由此陷入“五子夺位”的内乱。齐太子昭由于在君位抢夺战中势单力孤,被迫逃亡到宋国…

宋襄公在历史上的登场,起于齐桓公的去世:

齐桓公死后,他的五个儿子争抢国君之位,齐国由此陷入“五子夺位”的内乱。齐太子昭由于在君位抢夺战中势单力孤,被迫逃亡到宋国。宋襄公因为接受了生前齐桓公的委托,答应照看他的儿子昭。于是宋襄公通知各国诸侯,请他们共同护送齐太子回国即位。鉴于当时宋国国力的弱小,以及号召力不大,只有卫国、曹国、邾国等一些小国派了军队。

宋襄公的称霸之路,一场荒唐的政治闹剧

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宋国经过与齐国两个月的作战,齐太子昭才被立为齐君,这就是齐孝公。

宋襄公的这次“平定齐乱”,不单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借着曾经的霸主齐国的名声,得以声名鹊起于诸侯,也正是这次的世间,使得宋襄公有了谋求霸主之位的底气。

公元前639年,宋襄公首次在鹿地会盟,并以盟主之位自居,当时就引起了参与会合诸侯的齐君、楚王的不满。

此后,宋襄公再次自作主张,在未得到没有得到齐国、楚国两个大国同意的情况下,擅自约定当年在盂(yú)地会盟。

宋襄公的称霸之路,一场荒唐的政治闹剧

据《史记·宋微子世家》:“小国争盟,祸也。”宋襄公的庶兄公子目夷,当时作为左师(相当于卿)执政,就做出了劝阻的举动。在到达盂地前,公子目夷又劝他带上军队,以防不测。宋襄公鉴于是自己提出的不带军队,为了坚守信用,就没有听从自己哥哥的正确主张。据《史记·楚世家》:“召我,我将好往袭辱之。”这就刚好中了楚成王不怀好意的下怀。

约定盟会当日,宋襄公因为与楚成王的霸主之位争夺纠纷,被楚国埋伏囚禁起。楚成王也想凭此攻取宋国,但数月未果,不久在鲁僖公的调停下,诸侯在亳(bó)相会,宋襄公也被遣送回国。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为一雪前耻,再次不顾公子目夷“祸在此矣”的劝说,联合卫国、许国、滕国,去讨伐臣服于楚国的郑国。郑文公向楚国求救,楚成王率领军队进攻宋国本土,迫使宋国退军。

宋襄公的称霸之路,一场荒唐的政治闹剧

当年十一月初一两军在泓水(故道在今河南柘城西北)打了场遭遇战,史称“泓水之战”。宋襄公因为遵守了商周以来“成列而鼓”的陈旧观念,又先后拒绝了两次乘机出击的正确意见,直待楚军从容布好阵势后才下令攻击,以致惨败。宋襄公狼狈逃走,后因为大腿受伤,病重去世。

此时,宋襄公因为“平定齐乱”带来赢得的声望可以说是半点不剩,更是沦为了千古的笑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k85j5vs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