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刘备儿子投降后乐不思蜀,他的儿子却以身殉国

官渡之战为曹操称霸中原奠定基础,赤壁之战曹操又被重创,形成三国鼎立局面。三国鼎立的格局,并没有维持多久,最先被灭亡的,是蜀国。起初按照诸葛亮的计划,是先占有荆州…

官渡之战为曹操称霸中原奠定基础,赤壁之战曹操又被重创,形成三国鼎立局面。三国鼎立的格局,并没有维持多久,最先被灭亡的,是蜀国。

起初按照诸葛亮的计划,是先占有荆州益州,发展壮大,再联合孙吴,等待有利的时机(曹魏内部出现动荡)北伐。可是现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刚刚占有益州,就失去了荆州,最后还东伐孙权,北战曹操,刘备最后一战,夷陵之战后,蜀国开始走向没落。

此人是刘备儿子投降后乐不思蜀,他的儿子却以身殉国

即使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维持不了多久。

公元263年 ,司马昭钟会邓艾、诸葛绪攻打蜀国,刘禅张翼廖化董厥前往拒敌。老将姜维将邓艾挡在了剑阁,谁知邓艾暗渡陈仓,转而攻打成都,刘禅派出诸葛瞻前往御敌,诸葛瞻起初是占有上风,斩了邓艾前锋,可惜诸葛瞻不听黄崇建议,战死锦竹。

兵临城下,刘禅听从谯周的建议,向邓艾投降了。

此人是刘备儿子投降后乐不思蜀,他的儿子却以身殉国

刘禅投降后,被移居魏国都城洛阳,封为安乐县公。司马昭故意试探刘禅,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安排美丽的歌姬表演舞蹈,刘禅的随从们,想到被灭了国,都非常难过,然而刘禅却看歌舞看得入迷,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

刘禅是乐不思蜀了,可当年投降时,他的第五个儿子刘湛却是主张背水一战的,他说:“国家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自然会有亡国之灾,这时候应该是父子、君臣一起作最后的努力,为蜀汉的江山而死,这样也可以去见先帝了!”

此人是刘备儿子投降后乐不思蜀,他的儿子却以身殉国

可惜,刘禅根本不听刘湛,坚决要投降。无奈之下,刘湛来到祭拜刘备的昭烈庙中,嚎啕大哭,接着先杀了妻子,后自杀殉国。

罗贯中对刘湛的慷慨捐躯评价极高: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苍。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

其中的北地王,指的就是刘湛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k8063cp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