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为什么不听诸葛亮劝告要去送死?

《三国演义》刘备为了发展自己的事业前去水镜先生司马徽之处去求才,司马徽是这么回答的: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伏龙大家都知道,就是卧龙,即诸葛亮。而与他齐…

《三国演义》刘备为了发展自己的事业前去水镜先生司马徽之处去求才,司马徽是这么回答的: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伏龙

庞统为什么不听诸葛亮劝告要去送死?

大家都知道,就是卧龙,即诸葛亮。而与他齐名,都有治国能力的凤雏,则是庞统。庞统,刘备手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

在诸葛亮还是作为外交家响彻天下时,他已经因为治国安邦的能力进入了蜀汉的政治核心圈。如果说法正教会了刘备如何率兵打仗,那么庞统则是从心理建设和政治建设上,帮助刘备实现了从一个出色的地方势力变成一代君主的初步转变。

庞统为什么不听诸葛亮劝告要去送死?

在刘备与刘璋的关系破裂之时,庞统为他献出上中下三条计谋。上策是准备精兵,连夜偷袭成都;假装回荆州,骗杨怀、高沛出城,再将他们杀了,是中计;退还白帝,回到荆州,再慢慢攻打益州,这是最下策。

这三个计谋,刘备选择了中计,一路势如破竹,拿下成都,为蜀国的基业奠定了基础。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治国人才,刘备封侯的唯二之一,却在三十六岁那一年,早早离去,死在了落凤坡。

庞统为什么不听诸葛亮劝告要去送死?

按理来说,一个不输诸葛亮的天才,又有诸葛亮的提醒,为何一意孤行,最终还是陨落?原因之一,便是在《三国演义》中,尽管庞统和诸葛亮都是刘备的臣子,都有经世之才,但是还是互有竞争的。当年纪更大一点的庞统看着更为年轻、相貌更为英俊的诸葛亮,一步步大放异彩,心理压力反而更大。

虽然有诸葛亮的好心提醒在前,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出征的风险极大。所谓“富贵险中求”,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一时的不慎,竟使得自己命丧落凤坡。正如这个地方的名字所言。

庞统为什么不听诸葛亮劝告要去送死?

落凤坡,凤凰陨落于此,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原因之二,也是给诸葛亮大放异彩提供机会。凤雏若是还活着,诸葛亮这“千古第一谋士”的名号恐怕也不会这么容易得到。在《三国演义》中,庞统之死甚至都是在给诸葛亮心胸宽广,考虑深远做衬托。原因之三,这也是刘备的蜀汉最终衰落的一个预兆。

刘备虽然得到了这些谋士,结果还是因为这些谋士死的早,最后没有成就大业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k7e0n7i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