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历史始终让人津津乐道,英雄豪杰都争相出现,是一个异彩纷呈的时代。其中卧龙诸葛亮更是其中神话般的人物,蜀汉建立诸葛亮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在很多的野史演义中…
三国时期的历史始终让人津津乐道,英雄豪杰都争相出现,是一个异彩纷呈的时代。其中卧龙诸葛亮更是其中神话般的人物,蜀汉建立诸葛亮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在很多的野史演义中更是将诸葛亮形容的神机妙算,手握乾坤般的天纵之才。正史中诸葛亮虽然不会如此让人惊异,但也是难得的当世人杰。司马懿说其:“真乃天下奇才也!”。

但是很多人会疑问,都说卧龙凤雏中,得一人就能得天下。诸葛亮运筹帷幄,经营执政蜀汉多年,为何三国中还是蜀汉最先亡国呢?
刘备手下将才如云,又有一统天下之志,从诸葛亮一直在北伐就能看出蜀国的野望。但还是最终失败。有人指出诸葛亮在蜀国犯过的这几大错,让蜀国最先失败。 首先就是隆中对的战略有误,诸葛亮提出隆中对被人当做千古奇谋。但是其中最大的争议点就是“分兵”,按照诸葛亮所设想的计划,蜀汉占据了荆州和益州,再分两路攻打中原。刘备就能一举完成统一大业了。

但是蜀汉即使有荆州和益州,却仍然是魏蜀吴三国中实力物资最弱的,在分散兵力只会更加处在劣势了。而且古代信息传达够及时,两路兵马相隔路途千里,指挥很难达到一致,总指挥的战略谋划无法及时有效的传达到全军。军队的战斗力就会比计划中的大打折扣,再加上分散了实力,对敌征战很难不处于劣势。

其次是五次北伐战争的不妥。三国演义中记载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但在正史记载中是诸葛亮率领的北伐只有五次。这几次战争,路途千里,征战无数,耗时耗力耗物资,对蜀国本就孱弱的国力压力相当大。不断消耗着蜀汉的经济和人力,而且战争还没有得到成功进展。

有人说北伐战争是诸葛亮以攻代守的计策,但是在没有吴国配合策应的情况下,执意和魏国拼消耗,且对大局没有帮助,与蜀汉而言是不划算的。这时一意孤行的北伐战争对蜀汉是有害无益。空耗蜀国的实力和资源,这也许也是蜀汉最先灭亡的间接原因。 再次,从史书上看诸葛亮很多的用人安排上都有问题。诸葛亮用人有任人唯亲的现象,对荆州官员都会格外重用,对人才的培养有所忽视,甚至蜀汉还出现了“蜀中无大将,
廖化做先锋”的尴尬处境。这一点确实让人诟病。

诸葛亮还力排众议的让
马谡去镇守街亭这个战略要地,失败导致蜀汉局势更紧张。而
魏延是蜀汉诸葛亮死后的军中第一人,是刘备钦点的大将。但是诸葛亮却在死后的谋划中将军权交到了和魏延素来有仇的
杨仪手中,魏延身死是蜀汉的一大损失。蜀国失去了一个得力干将。 从这些都能看出诸葛亮虽然智谋超群,但他也是一个人,是人就会犯错。他也犯过战略上的失策,识人用人的失误。而这些错误,都对蜀汉的灭亡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这只是写者的个人看法,如果你有不同的见解角度,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jsfn90b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