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经没有立宁靖王朱术桂为帝的缘由
郑成功,是大家都熟悉的而民族英雄,对于大明也是忠心耿耿的,然而郑经作为郑成功的儿子,他对明朝是什么情感,为什么没有立宁靖王朱术桂为帝?本篇一起为大家揭晓。

探究这个问题,要分析郑芝龙、郑成功、郑经这三代祖孙所经历的历史背景,然后,再论为什么有这样的选择:
(1)郑芝龙在少年时投靠母舅到南详,青年时随商船到日本,娶日籍妻子生了两个孩子,后来被推举为拥有武装护航贸易船队的首领。
到老年时,更是集亦商亦盗亦官于一身的大富豪,并且拥有装备精良的地方武装。郑l芝龙投诚明廷后,担任海上游击,为消灭海盗,平靖诲疆有功,被封为南安侯。
在崇祯朝时,福建闹旱灾,饥民四处流窜,郑芝龙出资迁移这些难民到台湾宝岛躲过劫灾,有救命之恩,深受台民敬仰。

(2)郑芝龙在日本生的长子7岁时回中国,取名郑森,从此深受儒学思想教育。青少年的郑森以嫡长子身份,得到父亲郑芝龙重视,再加上个人的天赋,很快就胜任了要职。
此时,正值明朝南京弘光政权又被清军灭亡,明廷皇亲和文武大臣继续南逃聚集福州,其中朱聿键在并郑芝龙|郑鸿逵等拥立为隆武帝,为了依靠郑家军的雄厚实力,隆武帝赐郑家第二代郑森为国姓爷朱成功,期望他把反清复明国事为己任,堪称受命于危难之际,这种信任无疑使他成为与皇室员相同的资质,且手中掌有实际军政大权,国姓爷朱成功前途无量,刽了永历朝时,朱成功继续晋升为延平王,俨然是雄踞中国东南骤域的南明藩王。
永历政权最终灭亡后,朱元王章后裔再无人在大陆称帝了。此时朱成功赶走了荷兰侵略者,台湾统治权回到中国人手里,再次成为受苦受难的台湾同胞的大救星,台湾南政权的广宁王。
(3)反清复明大业未成身先逝,国姓爷朱成功撒手西去时,他被南明诸位皇帝的赐姓封候,远不如郑芝龙和他的长子朱成功的个人名望好用,于是,台湾政局不再拥立在台湾担任监國皇室宗亲朱圭延续南明新帝。
因为台湾同胞更感恩郑家人,郑氏政权更深得民心。此后国姓爷朱成功,又恢复原姓,史书上的郑成功比曾用名郑森、朱成功更加流芳百世啦!

(4)另外,在崇祯政权被推翻后,那些皇子皇孙个个是浓包,在国难当头,还在搞窝里斗内讧,先后建立的弘光、隆武、绍武、永历的南明政权不能同心协力,最终被清廷各个击破,彻底灭亡。
南逃福建或台湾的明廷皇室诸藩王,对郑成功这样的实际异姓藩王并不心服,如鲁王朱以海在隆武政权尚在时曾有另图中央的企图,更何况对郑氏呢?所以,郑成功担心军政一元化领导受到影响,只好派朱以海到金门监国了。
永历帝被害后,明朝没有现成的朱氏皇帝了,明朝在大陆彻底灭亡了,郑经作为新一代领导者,对精忠报国也有了新的思维,汉族朱家天下消失,汶族郑家天下诞生。
可惜,尽管郑经有了新的想法,但是偏居一地,很难积蓄足够的实力,自然最后归顺了清朝。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jrhd18u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