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那么多的儿子和孙子 朱允炆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span>

今天历史百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继承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元璋的儿子和孙子那么多,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孙子朱允炆继承皇位?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他?明…

今天历史百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继承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元璋的儿子和孙子那么多,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孙子朱允炆继承皇位?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他?

明太祖朱元璋,他的一生,称得上是传奇的典范。

从放牛娃到九五至尊,朱元璋雄才大略。

但是一生传奇的朱元璋,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却令所有的人都大跌眼镜。

他一共有过26个儿子,孙子更是不计其数,却偏偏立小孙子朱允炆为帝。

说白了,朱允炆就是躺赢的。

其实这也是形势所迫,更是朱元璋万不得已的选择。

朱元璋有那么多的儿子和孙子 朱允炆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span>

朱元璋

大明储君不可动摇,朱标才是天命所在

如果朱标不出意外的话,他才是下一任的帝王。

朱元璋对于朱标的喜爱,可以说是刻在骨子里的,而这也奠定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能够夺得皇位的基础。

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是懿文太子朱标,是朱元璋28岁所得。

而那时的朱元璋正在率军攻打吉庆,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这个儿子的出生给了他巨大的鼓舞。

以至于他在当地的一座山上,刻字曰:

“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对于这个儿子,朱元璋表现出了绝对的关爱。而且朱标一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已经算得上是一方小霸王了。

自己有了产业,那肯定是要有人继承的。

从一生出来,朱元璋就把他当做了接班人。

与其他人相比,朱标享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而朱元璋建立了明代以后,对朱标的培养更是下功夫。

朱元璋有那么多的儿子和孙子 朱允炆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span>

朱标

苦出身的朱元璋,深知人情冷暖,也深知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朱标想要从自己的手里的接过担子,他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文化修养,因此朱元璋甚至把大儒宋濂调过来给朱标做老师。

因为当了朱标的老师,宋濂老头子还因此捡了一条命。

但是光靠一个宋濂,朱标恐怕还是镇不住这明代的场面的。

所以朱元璋想了个办法,他要亲手给自己的儿子培养一个班底。

太子的班底,说白了就是少师、少傅、少保,也叫三孤,不过前面都要加上太子二字。

其中右丞相李善长,一边在朝廷当差,一边又担任了太子少师,而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在朝廷当差的同时也兼职当了太子少保。

在这里,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

这些人都是朝廷大臣,又为什么在东宫兼职呢?难道朱元璋就不怕朱标造反,搞自己的小朝廷吗?

朱元璋有那么多的儿子和孙子 朱允炆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span>

朱标

说真的,朱元璋并不怕。作为一代王朝的缔造者,他岂会连这点胆量都没有,而且本来朱标就是要继承自己的王位的,早一天晚一天而已。

让自己的开国功臣们去辅佐朱标,能够让朱标早日的与这些朝臣们达成默契。一旦自己准备退位,朱标就可以顺利地接管朝政,而不会有人不服。

到了洪武十年,也就是公元1377年。在朱元璋的支持下,朱标就以皇太子的身份监国理政了。

那么朱标的能力又怎样呢?在朱元璋的大力培养之下朱标不负所望,其治国理政的才能令朱元璋倍感欣慰。

按照正常的走向,朱标当皇帝是稳稳的,但是天不遂人愿,朱元璋高兴的太早了。

洪武24年也就是1391年,太子朱标被朱元璋派到陕西勘察去,但是当朱标返回南京之后就生病了,这场病要了朱元璋最疼爱儿子的性命,到了第2年的4月,朱标病死于京师。

朱元璋有那么多的儿子和孙子 朱允炆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span>

朱允炆

《明史·卷一百十五·列传第三》记载:

明年四月丙子薨,帝恸哭。

朱标的薨逝对朱元璋的打击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此时的朱元璋已经65岁了。

朱标的去世,使得朱元璋整日沉浸在悲痛之中,他对于朱标的关爱,在之后的时间里有很大一部分都转移到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身上。

这也是朱允炆能够夺得帝位的第一个原因。

欲立朱棣,却被阻

朱标薨逝之后,储君之位却是一直悬空,怎么办呢?如果按照之前朝代的做法,嫡长子继承制为先,要么立太子的弟弟,或者是立太子的儿子。

朱元璋这一代帝王还是很民主的,朱标去世,三天以后,他召开了一场大会,用来确定储君的人选。

在开头朱元璋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国有长君是社稷之福。

之后他着重的提到了自己的第四个儿子朱棣。

虽然朱棣比不上朱标,但是其治国理政的才能,在众多儿子当中算是最突出的。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就是,矮子里面挑高的,当然朱棣可不算是矮子。

朱元璋有那么多的儿子和孙子 朱允炆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span>

朱棣

朱棣英明神武、正值壮年,而除了朱棣之外朱元璋的其他儿子却无一成气候。

所以在朱元璋看来朱棣继承皇位是最合适的。但这个时候翰林学士刘三吾却站了出来,对朱元璋的观点进行了反驳。

皇上您说国有长君是社稷之福,可是朱棣排在秦王和晋王之后啊,那么也应该是秦王和晋王继承皇位啊。

当然一个小小的翰林学士的反驳,就使得朱元璋放弃了自己的坚持,也不太可能。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按照朱元璋自己编的《皇明祖训》来说,也必须得等秦王和晋王都去世以后,才能够立朱棣为太子。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立朱棣为太子也不现实。

但是如果按照品德才能来说的话,这个皇位就应该是朱棣的。

也难怪之后朱棣起兵谋反,推翻建文帝确立自己的统治了。

你建文帝抢了我的位置,我自己拿回来而已,能称得上是谋反吗?

朱元璋有那么多的儿子和孙子 朱允炆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span>

建文帝

与雷厉风行的朱棣相比,朱允炆就仿佛是一个软弱书生,其实并不软弱,但只是远远的比不上朱棣的能力。

其实朱棣是有当皇帝的机会的,但是朱元璋考虑再三却放弃了朱棣。

这是朱允炆能够当上皇帝的第二个原因。

因为害怕外戚干政,朱允炆的竞争对手被踢出局。

在上面,我们提起在朱标死后,朱元璋对于儿子的关爱很大一部分转移到了朱允炆的身上。这是朱允炆能够成功的第一个原因。

朱棣因为身份的限制以及其他诸多原因被踢出局,是第二个原因。

而且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朱允炆的强力竞争对手朱允熥被踢出了局。

在前面我们提起过,当太子先一步去世之后,储君要么立太子的兄弟,要么立太子的儿子。

既然太子的兄弟都不争气,那就只能把目光放到太子的儿子这里了。

朱元璋有那么多的儿子和孙子 朱允炆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span>

朱允熥

朱允炆的好父亲朱标,并不是一个好色之徒,他一共有两位妃子。

相比于其他人的三妻四妾,朱标可以说是活的很佛系了。

朱标的妃子里面,一位是是开平王常遇春的长女,我们叫她元妃常氏,。

而第二位,是太常寺卿吕本的女儿,也就是继妃吕氏。

虽然朱标只有两个妃子,但是他的子嗣却有着六位。

但并不代表着其他几位都有能力和朱允炆争夺皇帝之位,其中最有能力和朱玉炆争夺的,是朱允熥。

因为除了朱允炆和朱允熥到了十几岁的年纪,勉强能够挑起重担,朱标的其他孩子们都太小了。

那么朱允熥到底能不能争过朱允熥呢?答案是不可能。

因为朱允熥是一定不能立的。

按照皇明祖训的话,立朱允熥是最合适的。

朱标的原配常氏是朱允熥的生母,而且朱允熥是嫡次子。

无论怎么说,立朱允熥当太子都合情合理。

但是这只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来说的,朱元璋要思考的可不止只是这些。

在朱允熥的背后,存在着能威胁到朱元璋的强大势力,那就是朱允熥的母家势力。

朱元璋有那么多的儿子和孙子 朱允炆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span>

常遇春

朱允熥的母家势力属于开国功臣家族,早已经权倾中外,如果再由朱允熥继位的话,那后果恐怕不敢想象。

外戚干政的场面恐怕就会出现了。

在历史上这样的惨剧比比皆是。

朱元璋能忍吗?他肯定忍不了。

所以朱允熥就成功的被踢出了争夺太子的行列。

这下好了,就剩下一个朱允炆了。

虽然在名分上来说的话,朱允炆当皇帝并不是那么合情合理,因为他的母亲吕氏只是一个侧室。

所以按照宗法关系来说的话,他属于庶子。

但是朱元璋权衡再三也只能选择朱允炆,因为没得选了呀。

再加上对朱允炆的偏爱,朱允炆当皇帝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在朱标去世的同年,朱允炆就被封为了皇太孙,成了新一任的储君。

可是朱允炆存在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镇不住场面。

公元1398年,也就是洪武的31年,朱允炆登基称帝。

而在他称帝之前,朱元璋为了这个小孙子能够镇得住场面,一连诛杀了十三位开国功将。

这也是朱元璋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朱元璋有那么多的儿子和孙子 朱允炆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span>

朱棣兵变

但是提起底这个皇位应该是朱棣的。

所以建文帝朱永文登基之后,朱棣感到十分的不甘。

但是毕竟血浓于水,一开始朱棣也并没有选择造反。

而这个时候,一直被人视为懦弱的朱允炆,做出了一件事情,削藩。

这可怎么了得?

而且自从建文帝上位以来,四个叔叔的权利被先后收回,为了自保,朱棣更是装疯卖傻。

而如今削藩的这一刀砍过来,朱棣怎么可能轻易就范?

靖难兵变来了。

1399年朱棣发动兵变,宁王朱权起兵附和。

他们打着清君侧的大旗,推翻了建文帝。

兜兜转转,这皇帝的位置,最后还是回到了朱棣的手中。

所以总的来说,朱允炆能够称帝的原因有三。朱元璋对于朱标的偏爱。

朱棣因为身份的被阻。

以及朱允熥的被踢出局。

古往今来多少朝代的更替?又发生了多少兄弟相残,血肉相残的故事?

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皇家,这就是利益所致。

在我们现在看来,朱棣与朱允炆利益纠葛导致的皇位更迭,多少有些残忍,但对于双方来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实在令人唏嘘感叹。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jnm7ncb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