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与韩信,厕鼠同样快乐,女人不容小瞧

原标题:李斯与韩信隔空对话:厕鼠同样快乐,女人不能小瞧李斯和韩信两人的结局,可能是喜欢秦汉史的人最为遗憾的。李斯的家境应该还算不错,但肯定不是什么大贵族,因为他…

原标题:李斯韩信隔空对话:厕鼠同样快乐,女人不能小瞧

李斯和韩信两人的结局,可能是喜欢秦汉史的人最为遗憾的。

李斯与韩信,厕鼠同样快乐,女人不容小瞧

李斯的家境应该还算不错,但肯定不是什么大贵族,因为他出场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吏。

有一次他在上厕所的时候,看到老鼠在吃厕所里的污物,长得瘦弱不说,还非常胆怯,稍有动静就四处奔逃。

后来,他在米仓里做登记工作的时候,看到老鼠在吃存米,长得肥头大耳不说,胆子还挺大,人不走到近前它们根本就不逃。

同样是老鼠,命运却迥异,李斯于是说出了一句著名的话:“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命运跟老鼠其实很像,你的成就如何,关键看你处于什么位置。

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因为这句话里面暗含唯物史观。

一个人能否成佛作祖,能否名垂青史,固然离不开他本人的努力,但所处的时代才是最重要的。

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天下尚算太平,强如刘邦项羽等人也只能窝在一个角落里,顶天了就是一个乡级土豪或县级霸主。

但天下大乱,给了刘邦项羽发光发热的机会,他们成为了那个时代最闪耀的星。

李斯与韩信,厕鼠同样快乐,女人不容小瞧

李斯既然发出了这种感叹,他自然也会想办法成为“仓鼠”,所以他辞别父母妻儿,只身前往异地他乡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

后面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学业有成的李斯前往秦国,受到了秦王政(后来的秦始皇)的重用。

其间,秦王政曾驱逐过非秦国的大臣,李斯不甘心被驱逐,于是写下了大名鼎鼎的《谏逐客令》,用自己的努力,保住了成为“仓鼠”的机会。

秦王政一统天下之后自称始皇帝,李斯作为他统一天下的得力助手,最终位极人臣,他的儿子娶了秦始皇的女儿,他的女儿嫁给了秦始皇的儿子。

应该说,此时的李斯已经可以算是全天下最肥最大的“仓鼠”之一,未来在他手中,尽可自由挥毫。

可李斯最终把事情搞砸了。

秦始皇去世后,李斯伙同赵高迎立胡亥为帝,并杀光了秦始皇的其他子女,最终又与赵高内讧,反秦大军都快打到咸阳城了,李斯还一无所知。

最终,李斯作为党争的失败者,和自己的儿子一起被押赴刑场腰斩。

在临行前,李斯对儿子说了生命中最后的话:“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多想和你一起牵着大黄狗,去我们上蔡老家的东门外抓兔子,但现在已经不可能做到了。

李斯鄙夷厕鼠,立志要做仓鼠,可在临终之前,他又开始羡慕起了厕鼠的生活:虽然可能会日日担忧,但厕鼠也有着仓鼠无法比拟的快乐。

李斯与韩信,厕鼠同样快乐,女人不容小瞧

韩信的祖上应该跟李斯差不多,但混到韩信这一辈,显然要比李斯当年落魄得多。李斯好歹还能当个郡小吏,而韩信却只能整天到处混饭吃。

混混觉得韩信是个孬种,逼着他钻裤裆,韩信想了半天,还是钻了。

亭长觉得韩信是个可造之材,于是天天请他吃饭,后来又觉得他没用,于是用个小花招把他赶走。

漂母看韩信可怜,于是每每会留点饭给他吃。当韩信口口声声会报答的时候,漂母又开始鄙夷他:“你连自己都养不活,还说什么大话呢?”

面对如此种种,韩信该怎么办?他又能怎么办呢?没办法。如果天下没有大乱,韩信估计也只能像个可怜虫一样的郁郁而终。

但秦末乱世说来就来,韩信觉得自己有机会发挥了,于是前去投奔项羽。

按说,项羽对韩信不错。对这样一个没资历的人还肯提拔为郎中,这官职谈不上多大,但对比韩信之前的遭遇,其实也不算埋没韩信。

但韩信不满,他认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于是他离开项羽投奔刘邦。

但到了刘邦账下没干几天活,韩信就闯祸了,捆起来即将被处死。

在这危急存亡的关口,韩信喊出了生命中的最强音:“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汉王(刘邦)难道不想夺天下吗?为什么要杀我这样的人才呢?

韩信憋屈了半辈子,总算在临死前畅快地发泄了一把!

李斯与韩信,厕鼠同样快乐,女人不容小瞧

要是周围的人对此无动于衷,那么韩信死了也就死了,他临死前喊的这句话或许根本不会流传下来。

但巧就巧在,韩信的贵人听到了这句话,身为刘邦车夫的夏侯婴觉得此人不同凡响,于是将他推荐给萧何

萧何与韩信交谈之后,也觉得韩信是个人才,于是向刘邦推荐了韩信。

经过“月下追韩信”等波折之后,刘邦正式任命韩信为大将军,这个当初被所有人瞧不起的家伙,终于有了一个证明自己的舞台。

当刘邦在荥阳和成皋一线拖住项羽的时候,韩信获得了独自领兵出征的权力,他也不负众望,先后吞并魏、代、赵、齐等国,最终在垓下与刘邦合围项羽,为大汉立下卓越功勋。

此时的韩信就像位极人臣的李斯一样,命运依然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只要运作得当,子孙与汉朝共休戚的机会肯定会有。

但韩信错就错在,不该在刘邦削藩时继续与他对抗,也不该在被贬之后继续张扬,更不该小瞧吕后这样的女强人。

韩信最终的命运异常凄惨,被一群女人用竹签戳死,在临死前,他所发出的感慨居然是:“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用一种轻蔑的口吻称呼吕后为“儿女子”,结合韩信的一生,我们也实在难说,功成名就到底是救了他,还是害了他。

按照他这种性格,其实无论处于什么身份地位,恐怕都很难得到善终。

李斯与韩信,厕鼠同样快乐,女人不容小瞧

我之所以会对李斯和韩信格外关注,是因为他们都是从乱世脱颖而出的幸运儿,却最终因为原生家庭或本性的缘故而结局惨淡。

李斯与韩信,厕鼠同样快乐,女人不容小瞧

人生是一场接力赛,当李斯对着厕鼠长吁短叹时,当韩信聆听漂母训话时,他们肯定想不到,自己将来的际遇会如此神奇。

可当他们走到生命终点时,都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悔不当初”的想法,也算不谋而合了。

参考史料:《史记》、《资治通鉴》、《汉书》、《后汉书》、《剑桥中国秦汉史》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jlu44r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