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戏剧家孔尚任逝世时间:1718年2月14日

公元1718年2月14日,清代戏剧家孔尚任逝世。孔尚任一生著作颇丰,诗文集有《石门山集》等。而最享盛名的,是戏曲作品《桃花扇》传奇,该剧以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

公元1718年2月14日,清代戏剧家孔尚任逝世。孔尚任一生著作颇丰,诗文集有《石门山集》等。

而最享盛名的,是戏曲作品《桃花扇》传奇,该剧以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和观众。

清代戏剧家孔尚任逝世时间:1718年2月14日

清代戏剧家孔尚任逝世时间:1718年2月14日

清代戏剧家孔尚任逝世时间:1718年2月14日

孔尚任巧解康熙

山东曲阜孔林孔子墓前石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是明正统八年(1443年)黄养正书写的。令人奇怪的是,墓碑前建有一道不伦不类的矮墙,还将墓碑遮去了三分之一,只露出“大成至圣文宣干”,“王”字的底下一横看不见了。对于建这样一道墙有一个故事:

在清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到孔林朝拜孔子墓。猪、牛、羊三牲已供桌上摆好,地上黄毡也已铺就,香雾袅袅,烛光晃晃,一切都已准备停当。这时皇帝在前,文武百官在后,准备祭祀。当康熙走到孔子墓前准备跪拜时,发现墓碑上的字是:“大成至圣文宣王之墓”,便尴尬地站在那里,接着,祭祀的鼓乐奏起,康熙帝皱了皱眉,仍站着不拜,众人全都愣住了。这时,《桃花扇》的作者、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尚任立刻明白了其中道理。原来,皇帝是只拜师不拜王的。于是他便马上叫人拿来一匹黄绸,把碑文中的“文宣王”盖住,并添上“先师”两字,成为“大成至圣先师”。

康熙帝一看,马上开始祭拜。这个充满厚黑态度的哑谜就这样传了下来,为了不再出现类似的情景,孔子的墓碑前就建起了这道矮墙了。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jhgg1og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