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鸦片战争大战,英军远少于清军人数,后者为何还惨败
1840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乔治·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虽然清政府派出的清军人数远远超过英军,但还是以清政府惨败落幕,其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清军虽然号称80万人,但首先八旗兵轻易不动,参加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主要是各地的绿营兵,后期才开始动用驻防八旗。但即便是绿营兵,也不能全数参战,因为绿营兵除了参战之外,还需要参与地方驻防。
所以,首先清军无法把所有兵力都投放到战场;其次,从各地集中部队就需要一定时间,集中完毕后再投放到战场,还需要一定时间。而英军通过军舰投放兵力,速度和机动能力都要远强于清军。往往英军在一场战役中总是能集中优势兵力,而清军总是长途跋涉,来到战场后,才发现战役已经结束了,英军呢,早就登上军舰,离开战场了。
甚至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有些部队屡次接到作战命令,然后被军令折腾来折腾去,但却始终没捞到一场仗打。
其实,双方武器装备的差别并不大,清军的鸟枪装备率超过60%,与英军的枪支虽有差距,但差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双方的主要差距在训练和士气上。
清军绿营兵的训练是很粗糙的,士兵不训练不当差,去干副业的很多,吃空额的现象屡禁不止。天下承平日久,也没有太多的战争考验,战斗力肯定下降。而英军则不同,他们南征北战,以战代练,自然战斗力强劲
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已经腐败到了极点,士兵也贪吃懒做,毫无纪律,没有作战士气,至还有酗酒赌博的作风,军队所在之处,当地居民都会被骚扰,慢慢的军队就失了民心,最终清军一败涂地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i6h5ur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