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左车后世纪念

雹泉庙安丘有一眼雹泉,是旧时安丘八景之一。泉边有一巍峨大庙———雹泉庙,也叫膏润庙。庙内供奉的正是西汉开国大将李左车。汉朝建立以后,李左车回到祖籍山东安丘的雹泉…

雹泉庙

安丘有一眼雹泉,是旧时安丘八景之一。泉边有一巍峨大庙———雹泉庙,也叫膏润庙。庙内供奉的正是西汉开国大将李左车。

汉朝建立以后,李左车回到祖籍山东安丘的雹泉村,遍访老人,寻根问祖,找到了自己的祖地。从此潜心山林,修心悟道,过起了悠然的田园生活。

李左车死后第二年的阴历五月十七,熙熙朗日的天空突然黑云蔽日,狂风怒号,天崩地裂般的一声炸雷,震彻云霄。待得云散风消,人们惊奇地发现,在李左车生前住的院子里,裂开一道宽逾六尺的石缝,有水自岩底汩汩流出,不一刻即形成一弯清泉,如镜面的水面上,一串串银白色的气泡争相簇拥,恍若珍珠,人们啧啧称奇,都说是李左车显灵,死后不忘泽被桑梓。

据说,这一天的午时,正是玉皇大帝册封李左车之时。玉帝感其品德刚正,将“雹神”一职封给了他,让他掌管大地、山川、江河、湖泊、雨雪、风雹及人间庄稼的奖惩。当地百姓纷纷解囊,在他的旧居遗址上建起了一座雹神庙。整个庙宇雄伟宏大,结构匀称,布局合理,肃穆庄严,庙内苍松翠柏,遮天蔽日。尤其是庙内4棵古松,树围6米左右。从此以后,这里就再也没有经受过冰雹的侵害。

民俗神传说

关于雹神显灵的传说一直流传,说李左车不仅灵佑乡人,也泽被他乡。明洪武年间,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江南楚地大旱,春天种的庄稼禾枯苗干,颗粒无收,到了阴历六月六才下雨。此时,唯有种植荞麦方能在秋后有所收获,然种子难求。正当百姓无奈之时,一长须阔脸白发老翁携一大车出现在江南各省的阡陌之汇总,将满满一车饱满匀实的荞麦种无偿施与百姓。问此翁家籍何处,答曰:“我乃雹泉老李。”秋后荞麦大收,百姓渡过荒年。

关于李左车的神话传说,为研究民俗文化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雹神》中,记述了他降冰雹于章丘,落满沟渠而不伤庄稼的传奇故事。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作品的叙述风格与其如出一辙。相关传说还被搬上了京剧舞台。如京剧《霸王别姬》中有这样的情节:李左车设下十面埋伏之计,并亲自诈降项羽,使其深陷重围,最后乌江自刎。

顺治年间安丘通政使刘孟写了一首五言律:“方池一镜开,湛湛清虚境;碧水漾明珠,雪花流素影;睹此真景鲜,顿觉尘思冷;世上有贪泉,于人贵自省。”表达了人们对于这一澄明清澈所在的赞美推崇。

李左村

在河南开封市通许县城西北15公里有个李左村,李左村原名广武镇。相传秦汉之际著名的谋士李左车曾效力于赵国,被封为广武君。后来,他改投汉高祖刘邦,多出奇谋。到了晚年,他隐居此地著书教徒,深受百姓爱戴,死后便葬身于此。为了纪念他,后人把广武镇改名为李左村,一直延用。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i58lr6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