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清朝的皮岛之争

明朝末期时候的皮岛当时的防御型还有一些军事力量啊都还是挺厉害的,为什么就这样被清军给占领了呢?一六三七年(明崇祯十年,清崇德二年)初,清太宗皇太极率军攻朝鲜,旋…

明朝末期时候的皮岛当时的防御型还有一些军事力量啊都还是挺厉害的,为什么就这样被清军给占领了呢?

一六三七年(明崇祯十年,清崇德二年)初,清太宗皇太极率军攻朝鲜,旋即遣军攻克明军长期据守的皮岛。从此,清方彻底解除了后顾之忧,得以全力西向,逐步实施其人主中原的战略计划。

明朝和清朝的皮岛之争皮岛的明军,与辽东沿海诸岛及旅顺明军互为椅角,虎视辽东沿海诸城,威胁后金腹地。这一行动实际上是在后金政权背后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使其面临腹背受敌,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岛上明军利用有利的地势,不断深入后金境内,在敌肘腋之间避实捣虚,乘隙突袭,牵制后金的西进行动。

一六二三年闰十月,皮岛明军在亮马佃等地进行突袭,斩首级二百三十余。

一六二七年五月,皮岛明军突袭距盛京仅一百里的鞍山驿城,时值努尔哈赤率兵往征喀尔喀五部。“上方回军,闻鞍山驿有警,乘夜急入沈阳城,诸贝勒俱趋鞍山,至中途,闻敌已败,乃还。几天后,明军又袭后金“老寨,,萨尔浒城

一六三四年九月,皮岛明军“克破苏谷里寨。戮其老幼,焚其寨堡,阵斩强壮夷级,生擒牛鹿妇女,得获牛马、夷器、夷帽无数。

一六三六年十二月,皇太极亲统重兵,再攻朝鲜。次年一月,清军围朝鲜京城,败各路来援之师。朝鲜国王李徐被迫降清。朝鲜虽降,皮岛明军尚在,若不扫清皮岛,则清军一撤,明军又将登陆活动。朝鲜初定之局,将前功尽弃。二月初二日,皇太极自朝鲜班师,临行前命贝子硕托、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军“异红衣炮十六位并朝鲜战船五十艘,攻击皮岛。

明朝和清朝的皮岛之争

二月初二日硕托率兵往攻皮岛,守岛明军力战一月有余,逼得三月八日。皇太极命阿济格率兵千人前往助攻。

当时的清军攻岛战局,正处干十分棘手的胶着状态。明军守岛兵约有二万余众,配备了大量火器。皮岛四面环海,清军无法发挥铁骑冲突的特长,只能乘船浮海攻岛。在渡海过程中,清军船只势必全部暴露在明军视线之下,岛上明军正可凭险施放火炮,从容射击行进速度缓慢的木船。即便有少量清军船只靠岸,守岛明军也不难从滩头发动反击,利用优势兵力把少量清军赶人海中。

四月初五日,清军将领在皮岛东北的郭山会议攻岛战事。在现存清人关前的有关档案中,有一份清军攻打皮岛的日志,其中详细地记载了清军的攻岛计划:将我国所造小船由身弥岛北潜逾二十里以外之山,拉运至皮岛西北熬盐之河港。遣八旗护军参领及每牛录所出护军各一员,命步军固山额真萨穆什喀在前统领偷袭。令步军官员等率领步军继其后,攻打皮岛西北隅之山嘴。又命固山额真昂邦章京阿山、叶臣乘我国新造小船在后督战。再,另一路遣八旗骑兵、骑兵诸官员、四边城四百兵及全部官员、汉军及其诸官员、三顺王军、三顺王下诸官员及朝鲜兵,乘我军在各地所获船只及朝鲜来援之船,赫然列于身弥岛口,命兵部承政车尔格统领进攻。又命汉军固山额真昂邦章京石廷柱,户部承政马福塔在后督战。

明朝和清朝的皮岛之争

总之,清军采取分兵两路,一奇一正进行偷袭的打法。担任佯攻的一路赫然列阵,大张声势,尽量吸引明军的注意;担任偷袭的一路则在暗中运动,乘坐小船,悄然渡海。为了确保偷袭的成功,清军选择了傍晚时分。

四月初八日夜幕降临之前,清军船只自集结地起锚,泊于皮岛附近。是夜一更,清军战船散开,偷袭一路以满洲猛将鳌拜、准塔为前锋,连舟渡海。鳌拜等登岛后,一面举火为号,引导后继诸军,一面与守岛明军展开激烈厮杀。二更时分,步兵固山额真萨穆什喀率满洲精锐大至,攻人皮岛西北隅的江科万地方。马福塔等督率另一路清军,挂帆“鼓噪而进”。两路清军乘胜进击,斩杀明军万余。明军守岛主将沈世魁被马福塔生擒,拒绝投降,从容赴死。

战后关于双方伤亡数据,清实录宣称战死此战八旗勇士阵亡四十人,杀敌万余。而从征的朝鲜人则说后金隐匿了伤亡记录,声称“汉之败卒,退保一山,清兵四五百人仰而攻之,汉人殊死战,故清兵死者甚多,大将一人亦中丸而死矣。”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ho0v64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