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第一次伐楚时为什么没有选择王翦?
王翦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在秦始皇手下当官时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不过秦国第一次伐楚的将领并不是王翦,而是另一位同样有实力的将军李信,那秦始皇当时怎么不选王翦为将?

一
首先,就王翦来说,和白起、廉颇、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在秦国武将中,王翦战功赫赫,而且拥有深厚的资历。由此,在很多人看来,王翦和李信之间,秦王嬴政应该更加信任沉稳持重的王翦。不过,结果秦王嬴政却选择让李信率军发动第一次灭楚之战,结果,李信被项燕击败。
秦王嬴政一开始选择李信,而不是王翦,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就李信来说,是秦王嬴政一手提拔的年轻将领,可谓秦王嬴政的心腹了。更为关键的是,在派兵攻打楚国之前,李信已经展现出自己的才能了。

二
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国俘虏韩王安、灭亡韩国后,秦王政派王翦率领数十万大军逼近漳水、邺城,与此相对应的是,在秦国消灭赵国的战争中,李信则出兵太原、云中,与王翦军队共同包围赵军,并一举攻破赵国。
在消灭赵国之后,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李信率领先遣部队最先抵达易水河畔,以轻装骑兵突进大败燕太子丹,迫使燕太子丹逃入燕都蓟城(故治在今北京市)坚守。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消灭赵国、燕国的战争中,李信得到了历练,也立下了战功。

三
在此基础上,等到需要派兵消灭楚国的时候,秦王嬴政自然仍然希望李信可以继续立下战功,以此避免王翦、王贲在秦国武将势力中一家独大。另一方面,在第一次灭楚之战前,李信提出了只要20万大军,而王翦则提出必须要60万大军。对此,在笔者看来,相对于王翦的方案,李信的方案具有较低的成本。
换而言之,秦王嬴政给李信20万大军进攻楚国,如果成功的话,可谓以较小的代价就实现了消灭楚国的目标。如果失败的话,也不会对秦国伤筋动骨,也即以秦国的实力,很快就能弥补20万大军的损失。

四
最后,而就王翦提出的60万大军,无疑是需要调动秦国的全部主力了。虽然秦王嬴政不是猜疑的君主,但是,贸然将60万大军交给王翦,自然也是需要承担非常大的风险,也即秦王嬴政不仅需要承担王翦可能拥兵自立的风险,还需要承担60万大军被楚国击败的风险。
虽然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实力已经不在巅峰了,但是,楚国疆域辽阔,山东六国依然存在反抗秦国的势力,这都是秦王嬴政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权衡利弊后,秦王嬴政选择给李信20万大军,让其发动了第一次灭楚之战。
李信虽然战败但这不是他一人的原因,而且也没让秦国受到很大损失,不久之后,秦王嬴政又让王翦率60万秦国大军出征,最终成功消灭了楚国。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h0lcpf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