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体仁历史评价

史书评价《明史》:为人外谨而中猛鸷,机深刺骨。《偏安排日事迹》:御史张孙振疏其(顾锡畴)居官狼籍,持议偏僻也。内云:温体仁在正地正色,小心七年如一日。先帝御谥“…

史书评价

《明史》:为人外谨而中猛鸷,机深刺骨。

《偏安排日事迹》:御史张孙振疏其(顾锡畴)居官狼籍,持议偏僻也。内云:温体仁在正地正色,小心七年如一日。先帝御谥“文忠”,而锡畴辄拟追削,逢迎门户。

御史陈以瑞疏言:故辅温体仁之清忠,与周延儒悬殊。即当天启朝故辅魏广微亦自矫矫,因逆珰逮杨涟诸臣于诏狱,独揭球珰怨,拂衣去;亦岂得与卑秽顾秉谦同日而语。

《圣安本纪》:尚书张捷覆奏:故辅温体仁清执忠谨,当复“文忠”之谥

今体仁削谥,举朝称屈。

《崇祯阁臣行略》:温体仁小心谨毖,兢兢自持,既与门户不协,眈眈伺隙,遂绝私交,谢绝情面。

《三垣笔记》:崇祯时,误国辅臣皆指周延儒、温体仁,误国枢臣皆指杨嗣昌、陈新甲。然历数前后辅枢,其智睿优长,又推四人最。盖将相乏才,故众口所诋,犹居然冠军,此国事所以不支也。

后世评价

龚书铎:为权力与群臣为敌,为私怨将燃眉外患置之不理,为报复无所不用其极,整日只知搬弄是非,是个误国误民的奸臣。

隋晓明:温体仁进士出身,为人圆滑、城府深、老谋深算,尤其善于窥测政治风向,所以,光宗、熹宗两朝为官。宦海浮沉三十年,一直左右逢源,官运亨通,魏忠贤当权时他不吃亏,魏忠贤垮台后他没倒霉,真可谓混世有术,八面玲珑。魏忠贤一伙势力被除。朝中出现大权真空,温体仁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内阁选举已定,要推翻它谈何容易。而温体仁竟然做到了。他干脆把网撕破,自己钻了进去。这其中主要用了三招:第一招是找人联手,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第二招也是主要的,死死抓住目标的弱点往皇帝的伤疤上撞,一次又一次;最后一招铲除异己,为自己夺取大权扫平道路。古往今来,所有的阴谋家与野心家都抱定一个宗旨,那就是夺得大权在握,呼风唤雨,显示个人的极度权威。为了这个目的,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可以玩弄阴谋。可以寡廉鲜耻。可以损人利己,可以六亲不认,甚至可以牺牲无辜者的生命、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在这些人眼中,一切都是手段。只有权势是目的。温体仁,虽然与历史上的人大奸大恶之徒如秦桧、魏忠贤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但他似一只蛀虫,蚕食着明崇祯朝廷,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他同样为了个人权力欲的满足,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以无辜者的鲜血染红自己的登天之路。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g6eu9tk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