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有魏蜀吴三大势力,其中刘备是蜀汉的缔造者。他始终以兴复汉室自居,又能做到知人善用,贤德待人,因此手下聚拢了一批优秀的将才谋臣。五虎上将和卧龙凤雏都…

在三国演义中,有魏蜀吴三大势力,其中
刘备是蜀汉的缔造者。他始终以兴复汉室自居,又能做到知人善用,贤德待人,因此手下聚拢了一批优秀的将才谋臣。五虎上将和卧龙凤雏都尽归麾下。刘备征战一生从平黄巾叛乱、伐
董卓到赤壁之战再到汉中之战等,他从势单力薄到建立一番大业,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身边的能臣猛将。但是即使如此,刘备最后却依然失败了,被魏国打败,拥有众多贤才的刘备,为何会失败没有实现一统天下的夙愿呢?
究竟是刘备自身的错误,还是手下人的失误,或者是没有帝王运气,而无奈失败的呢?

首先,刘备的能力是值得认可的,这也是眼光毒辣的
曹操所相信的,“天下英雄不过使君与曹尔”就是曹操在“青梅煮酒”时评论刘备和天下英杰时所说的话。曹操识人的能力很强,他坚信刘备的才能不凡,是能成就大业的豪杰,由此可见刘备的才能绝不是平庸之才。他的能力是得到群雄的认可的。像
刘表袁绍都纷纷向他投过橄榄枝,在欢迎他投靠之时又忌惮他的能力而小心提防。可见刘备是由问鼎天下的实力的。

其次刘备手下贤才众多,谋士
诸葛亮、
庞统、
法正、
徐庶,哪一个没有经天纬地之才?而将领
关羽、
张飞、
赵云、
黄忠、
魏延又哪一个不是气吞山河的绝世猛将?拥有众多能人贤士的刘备确实是由能力去争夺江山的、
“虽得其主,未得其时”是隐士“水镜先生”司马徽对诸葛亮说过的一句话。诸葛亮在刘备的大业成就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卧龙凤雏都是水镜先生对刘备所推举的人才,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个水镜先生的远见卓识。虽然司马徽只是想安心做一个隐士,没有建功立业的想法。但是司马徽却是三国时期真正的乾坤藏于腹的智者高人。他的这句话更是对诸葛亮一生的高度概括。

刘备是人中龙凤,虽然只是一介布衣,但是他有特殊的皇叔身份,又有雄才大略,是诸葛亮辅佐而建立功名的合适人选。所以说诸葛亮是得到了正主。但是当时天下大势已经逐渐明朗,即使有名臣猛将相助的刘备也很难逆转天下大势,毕竟起步晚的刘备和当时早已如日中天的曹操等人的差距不是轻易可以超越的。蜀国道路崎岖又是易守难攻,北伐计划更是非常不易。哪怕有吴国
孙权相助,也只是一时得利,终究能难长久的兴盛。
所以水镜先生的“未得其时”再次成功的概述了诸葛亮以及刘备甚至是蜀国的结局。不是能力不足而是起步较晚没有赶上能决定天下的好时机。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g3dnfrg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