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经远舰管带太勇猛:被四敌舰围攻终战死殉国

光绪11年,清廷在买英国战舰同时也买了德国造的战舰,以此维持两国关系,1887年两舰建造完成,次年春驶抵天津大沽,划归北洋。北洋水师正式成立,“经远”舰被编入左…

光绪11年,清廷在买英国战舰同时也买了德国造的战舰,以此维持两国关系,1887年两舰建造完成,次年春驶抵天津大沽,划归北洋。北洋水师正式成立,“经远”舰被编入左翼队,林永升被任命经远舰管带

甲午战争经远舰管带太勇猛:被四敌舰围攻终战死殉国

林永升(1853-1894),字钟卿,福建侯官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期毕业,参加了中国近代海军学校的第一次远航实习,周历南北洋。后以千总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光绪3年(1877),作为中国海军第一批留学生赴英国皇家海军学校深造,在英国海军装甲战列舰“马那多”号实习,在校成绩屡列优等。

甲午战争经远舰管带太勇猛:被四敌舰围攻终战死殉国

光绪7年(1881),林永升奉调北洋,任“镇中”炮舰管带。次年,又调任“康济”练船管带。时遇朝鲜政局发生动乱,日本企图进行军事干涉,从而占据朝鲜。当时,丁汝昌奉命护送浙江提督吴长庆部东渡援朝,林永升带“康济”从行。北洋诸舰以航行迅速,比日舰先一日抵达仁川口。“日舰后至,争门不得入而罢。”因使其侵略朝鲜的计划暂未得逞。林永升以功补都司,并赏戴花翎。

甲午战争经远舰管带太勇猛:被四敌舰围攻终战死殉国

光绪13年(1887),北洋在英、德船厂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快船竣工,李鸿章邓世昌、叶祖硅、林永升、邱宝仁等出洋接带。林永升任经远舰管驾。次年4月,四舰安抵天津大沽,林永升以“远涉重洋数万里,驾驶回华,均极辛劳”,论功荐保游击,赏加御勇巴图鲁勇号,

甲午战争经远舰管带太勇猛:被四敌舰围攻终战死殉国

林永升为人,淳厚善良,“性和易,与人接,惟恐伤其意”,对部属关怀备至。北洋舰队初建时,用洋员为总教习,对士兵的处罚采用残酷的肉刑,英员琅威理最甚,故水手中流传着“不怕丁军门,就怕琅副将”之说。而林永升则反对肉刑,他认为当长官者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其“待士卒有恩,未尝于众前斥辱人,故其部曲感之深,咸乐为之死也”。

甲午战争经远舰管带太勇猛:被四敌舰围攻终战死殉国

光绪20年8月18日(1894.9.17),中日两国海军主力激战于黄海。林永升“先期督历士卒,夕操练,讲求职守之术,以大义晓谕部下员弁、士兵,闻者咸为感动”。临战时林永升下令“尽去船舱木梯”,并“将龙旗悬于桅头”,以示誓死作战。“经远”先后发炮击中“吉野”、“高千穗”等日舰。战至下午3时30分,“经远”舰已中弹甚多,被划出阵外,遭到日本第一游击队“吉野”等四舰围攻,“舰群甫离,火势陡发”,林永升指挥“经远”舰“奋勇摧敌”。尽管敌我力量悬殊,处境危殆,但“经远”全舰将士“发炮以攻敌,激水以救火,依然井井有条”。“吉野”等四舰死死咬住“经远”,环攻不已,“经远”以一敌四,毫无畏惧,“拒战良久”。激战中,林永升不幸“突中炮弹,脑裂死亡”,时年41岁。舰上大副、二副亦先后牺牲,“经远”舰终在烈焰中沉没,全舰231人阵亡,16人遇救生还。

甲午战争经远舰管带太勇猛:被四敌舰围攻终战死殉国

在黄海海战中,林永升管带的“经远”舰,其表现不亚于邓世昌管带的“致远”舰。清廷以林永升在海战中“争先猛进,死事最烈”,照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追赠太子少保,世袭骑都尉兼云骑尉,子林大鑫袭世职。对他的死,朝廷上下及海军将士无不深为痛惜。对于勇战沉没的“经远”舰,连日本海军也不得不表示敬意,称:“敌军终未升起降旗,一直奋战,死而后已,当可瞑目海底。”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frc20u4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