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真的不想称帝吗,看看他怎么说的

原标题:曹操为什么没有篡位?只是因为他死得太早许多人说曹操不是三国时代的人,而是汉末的人。因为曹操死的时候,魏、蜀、吴这三国都没有建立。问题是,如果一个人说三国…

原标题:曹操为什么没有篡位?只是因为他死得太早

许多人说曹操不是三国时代的人,而是汉末的人。因为曹操死的时候,魏、蜀、吴这三国都没有建立。

问题是,如果一个人说三国时,真从曹丕称帝说起,那肯定难以吸引人。因为那段波澜壮阔、激流动荡的历史,到此时已渐渐归于平静了。

曹操真的不想称帝吗,看看他怎么说的

打败关羽之后,孙权曾上书劝曹操称帝。曹操把这封书信拿出来对大家说,孙权是想把我放到炉火上烤呀!听到曹操这样说,就有两三个人出来说:以您的功劳和地位,当皇帝也理所应当。曹操说:如果天意在曹氏,我就当个周文王吧!

通过这个故事,很多人都说这表明曹操无意篡位。其实,这恰恰表明了一点:曹操篡位的意图已是图穷匕见。如果曹操没有篡位的意图,他把这封信拿出来让大家看又是什么意思呢?

曹操这种玩法叫投石问路。孙权想让我称帝,不知各位意下如何?当时的反应显然不太热烈,所以曹操也只能假意推让一下。天命在曹氏,我就当个周文王吧。这是人臣能说的话吗?

篡位不是想篡就能篡的,要看形势。因为皇位不是什么天授神权,而是现实利益博弈的结果,千万不要因为皇权有多神秘。

如果皇帝有足够的实力,自然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皇帝没有足够的实力,君想叫臣死,最后谁死还不一定呢。

如果臣下都认为,把皇帝废掉更符合自己的利益,大家都会天天鼓吹禅让的理论,甚至是商汤周武的革命学说;如果臣下都认为,保留虚君高高在上更符合自己的利益,大家都会天天鼓吹皇权至上,无人能够逾越。

曹操真的不想称帝吗,看看他怎么说的

曹操不敢贸然爬上皇位,是因为支持者寥寥;之所以支持者寥寥,是因为拥戴汉献帝更符合众人的利益。所以,面对曹操的暗示,大家都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在这种背景下,曹操只能这样先上一个台阶(把自己摆在周文王的地位上),然后寻找机会再上一个台阶。

我们看看刘备称帝时,刘备的属下是怎么劝刘备的?这个皇帝,你称也得称,不称也得称!因为,你不想当皇帝,我们还想混个丞相、司徒、车骑将军之类的官来当呢!

如果曹操的属下当时也是用这种语气劝曹操称帝,曹操肯定也会称帝的。

然而现实情况是:陈群不疼不痒地劝了几句,其它人都装作没听见,曹操哪敢顺杆爬着称帝呢?

当然了,曹操的属下也不会永远都是这样半死不活的样子。因为这种表演一旦开始,就会逐步升级。只是在第二轮表演还没开始的时候,曹操就病逝了。

再看曹操关于“周文王”的表态,这分明是说:你们不让我当皇帝,我的儿子也一定会当皇帝的。

曹操真的不想称帝吗,看看他怎么说的

曹操病逝之后,司马孚司马懿的弟弟)对曹丕说:现在不是悲痛的时候,你应该马上继承曹丞相的王位。

等到曹丕坐稳王位以后,本想让自己的亲信组成秘书班子,但又被司马孚所劝谏。你刚刚登上王位,不选择豪门大族的代表人物给你当助理,这不是孤立自己吗?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这种关门主义会害死人的。

在这种背景下,著名的九品中正制出台了。这种制度说起来,自然是比唱得也好听。但是,结果就是正式拉开了贵族政治的序幕。因为从此以后,整个官场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此时的曹丕还只是魏王。但是经过这一系列博弈,大家自然觉得曹丕可以合作。于是,曹丕篡位的步伐,也开始不断迈进了。

在这种背景下,自然是各系统、各地的官员都报告祥瑞,都上表劝进。曹丕对此是一再推辞,这样折腾了半年多时间,曹丕终于架不住大家热情拥戴,只能勉为其难上位了。

曹操公元220年正月死。曹丕继位后不久,九品中正制正式出台;当年十月,曹丕正式称帝。

曹操真的不想称帝吗,看看他怎么说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fr4ieb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