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一生有什么经历?怎么评价他

原标题:人物小传之东汉孙坚:将才起自草莽中,征战一生是非多三国时候,曾强调过那个时代的特殊:一个诸侯如果没有点家底,是很难混出头的。但就在那样一个富二代、官二代…

原标题:人物小传之东汉孙坚:将才起自草莽中,征战一生是非多

三国时候,曾强调过那个时代的特殊:一个诸侯如果没有点家底,是很难混出头的。

但就在那样一个富二代、官二代横行的时代,也出现过几个异类,比如说刘备吕布,还有我们今天要讲的孙坚。

孙坚一生有什么经历?怎么评价他

《三国志》说孙坚“盖孙武之后也”,意思是说孙坚大概是孙武的后人,可见陈寿也认为孙坚这个出身靠不住,所以用了一个“盖”字。

关于孙坚的确切出身,学界有许多观点,但主流意见认为孙氏没什么文化底蕴,家境也较为贫寒(以田余庆先生、张大可先生、方诗铭先生和王永平先生为代表)。

孙坚发迹很早,《三国志》记载了他早年的一件传奇经历。

在孙坚十七岁时,父亲带着他坐船去钱塘,刚好遇到一个名叫胡玉的海贼在岸上分赃,大概是刚抢劫回来。孙坚看到这种场景,立刻装模作样地指挥包抄,海贼们以为有官军埋伏,于是四散而逃,孙坚立刻冲上去砍死一个海贼,大出风头,因此被征召为代理校尉。

年十七,与父共载船至钱唐,会海贼胡玉等从匏里上掠取贾人财物,方于岸上分之,行旅皆住,船不敢进:坚谓父曰:“此贼可击,请讨之。”父曰:“非尔所图也。”坚行操刀上岸,以手东西指麾,若分部人兵以罗遮贼状。贼望见,以为官兵捕之,即委财物散走。坚追,斩得一级以还;父大惊。由是显闻,府召署假尉。——《三国志》·卷四十六·吴书一·孙破虏讨逆传

凭借这段记载,我们几乎可以还原出一个底层草根的形象:有勇有谋,个人素质出色,却囿于家境而迟迟无法出人头地,所以才会在大众退却的时候果断出手,因此获得登堂入室的机会。

“钱塘杀贼”事件更像是孙坚一生的缩影,他永远都在卖力表现自己,把头拴在裤腰带上博一个前程,亡命徒的气息十分浓郁。

随后的会稽郡许昌叛乱、黄巾之乱、凉州平乱、讨伐董卓、南下豫州和攻略荆州……我们完全可以说:孙坚这的这一生,就是血与火的一生,也是荣耀的一生。

但在孙坚的荣耀一生中,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

孙坚一生有什么经历?怎么评价他

袁绍袁术四世三公家底雄厚,吕布四处钻营,曹操和刘备起兵时都受到了富商的资助,唯独孙坚在起兵时没有相关记载。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孙坚家境贫寒,后来的职位也不是什么油水丰厚的肥缺,他哪来的钱招募军队呢?

方诗铭先生同样困惑于这个问题,在著作《论三国人物》中,方先生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孙坚招募军队的钱是哪来的?抢来的!

在孙坚向吴夫人求婚的时候,吴家亲戚嫌弃孙坚“轻狡”。按照传统史书的理解,“轻狡”是说孙坚这个人轻浮且狡诈。但方先生通过《后汉书》考证得出:“轻狡”就是强盗的代称,指那些打家劫舍的人。

孙坚闻其才貌,欲娶之。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拒焉,坚甚以惭恨。——《三国志》·卷五十·吴书五·妃嫔传

这就有意思了,一个代理校尉,在极短的时间内升任郡司马,必然立了不少功勋,可这位立了不少功勋的郡司马,很可能在背地里养着一伙强盗,他本人更有可能是个强盗头子…

言及于此,所有人心里大概都会有一个疑问:使孙坚能在短期内急速攀升的功劳是哪来的?会不会是孙坚自导自演的双簧戏呢?这注定是没有答案的问题。

孙坚一生有什么经历?怎么评价他

通过打家劫舍等违法行为捞到第一桶金,孙坚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支军队,之所以说这支军队属于孙坚,不仅因为这是孙坚亲自招募的军队,更重要的是这支军队只效忠于孙坚。

在平定凉州叛乱之后,朝廷拜孙坚为长沙太守,孙坚一跃成为两千石高官。

对于朝廷而言,任用出身贫寒的孙坚实属无奈,因为长沙人区[ōu]星发动叛乱,朝廷需要选一个能够平叛的长沙太守,而孙坚能征惯战,正是平叛的好人选。

孙坚打仗确实厉害,只用了一个来月的时间,就把区星收拾掉了,同时把区星在零陵和桂阳一带的同党(周朝、郭石)一并收拾掉了。

朝廷封孙坚为乌程侯,用以表彰他的功劳,同时大肆封赏孙坚的手下,希望把他们拆分开来便于控制。

到郡亲率将士,施设方略,旬月之间,克破星等。周朝、郭石亦帅徒众起於零、桂,与星相应。遂越境寻讨,三郡肃然。汉朝录前后功,封坚乌程侯。——《三国志》·卷四十六·吴书一·孙破虏讨逆传

对于朝廷的这一举动,孙坚的手下们立刻做出了反应:我们跟随乌程侯南征北战,只是为了精忠报国,而不是升官发财。既然现在天下已经太平,我们愿意回家种地!

他们会回家种地吗?当然不会。他们会以“门客”或“朋友”的形式重归孙坚麾下,继续为孙坚卖命。

既然孙坚的军队凝聚力如此之强,就衍生出第二个问题:孙坚为何会死在前线呢?

虽说“将军难免阵前亡”,但孙坚去世的时候已经是指挥官一级的人物,就算他依然身先士卒,身边总会有不少亲军护卫吧?怎么就那么倒霉被射死了呢?

在说这件事之前,我要先谈一件往事。

孙坚一生有什么经历?怎么评价他

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孙坚被董卓军将领徐荣击败,在收拾残兵败将撤退的时候,董卓的骑兵追了上来。

大概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孙坚在头上带着一块红色罽[jì]帻,比较显眼。在紧要关头,孙坚摘下罽帻,命令身边的将领祖茂戴上,为自己引走追兵。

祖茂听命行事,孙坚得以逃脱,祖茂却陷入了危险之中,还算他聪明,把罽帻绑在一根柱子上,董卓骑兵追过来发现上当,这才散去。

坚移屯梁东,大为卓军所攻,坚与数十骑溃围而出。坚常著赤罽帻,乃脱帻令亲近将祖茂著之。卓骑争逐茂,故坚从间道得免。茂困迫,下马,以帻冠冢间烧柱,因伏草中。卓骑望见,围绕数重,定近觉是柱,乃去。——《三国志》·卷四十六·吴书一·孙破虏讨逆传

祖茂的命运如何?史书无记载,应该没有被杀,但也没有回到孙坚身边。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孙坚军队所谓的凝聚力强和部下忠心耿耿,很可能只是一种假象。就孙坚这种让部下替自己送死的冷血行为,要说他平时有多大的人格魅力,我认为应该打个问号。

对比曹操和刘备:曹操遇到危险,曹洪主动让马;刘备当阳惨败,赵云主动救援;孙坚却还要通过命令,可见人格魅力还是有不足的。

既然孙坚的人格魅力值得质疑,他的部下为何不愿离开孙坚呢?问题还在于他们的出身:“轻狡”之人。

东汉末年,“士庶天隔”的迹象已经初显,这帮强盗(或许是兼职强盗)想要在乱世混出头,只能牢牢抱住孙坚的大腿,其他人恐怕看不上他们。

但尽管如此,孙坚命令祖茂替死的行为还是令不少人齿冷,事后,孙坚似乎也没有对祖茂的家人做任何补偿,祖茂这个人就好像凭空消失一样,正史再无记载。

孙坚阵亡的场景没有记录,就我推断大概是这样的:当孙坚按照以往的习惯冲锋陷阵时,落入了黄祖的包围圈之中,如果孙坚还能找到一个类似于祖茂的人,或许他还能逃脱。但遗憾的是:孙坚没能找到第二个祖茂,或者说他身边的人不愿意做第二个祖茂。当孙坚砍死几个亲军之后,自己很快就被黄祖的军队射成了刺猬。

孙坚是富春县人,阵亡之后却葬在了曲阿县。有人从风水学的角度考证:曲阿县更适合孙坚埋骨。但从当时的习俗来看,死后无法回乡安葬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

孙坚葬在曲阿县的原因,大概是他在故乡富春县仇家太多或名声太臭导致。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但从孙坚的一贯作风来看,这个猜测应该还是靠谱的。

孙坚一生有什么经历?怎么评价他

孙坚从公元184年起事征讨黄巾,一直到公元192年阵亡于荆州,从个人成就来看,他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换言之,历史上数不胜数的军阀甲或军阀乙,大多都有孙坚的成就。

有人说,孙坚忠于汉室,这比绝大多数军阀都强。可就在孙坚讨伐董卓之前,先是杀了自己的上司荆州刺史王睿,又杀了自己的同事南阳太守张咨。

荆州刺史王叡素遇坚无礼,坚过杀之。比至南阳,众数万人。南阳太守张咨闻军至,晏然自若。坚以牛酒礼咨,咨明日亦答诣坚。酒酣,长沙主簿入白坚“前移南阳,而道路不治,军资不具,请收主簿推问意故”咨大惧欲去,兵陈四周不得出。有顷,主簿复入白坚“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出案军法从事”便牵咨於军门斩之。郡中震栗,无求不获。——《三国志》·卷四十六·吴书一·孙破虏讨逆传

孙坚为何要做这种事?因为他缺钱又缺人。杀死这两人之后,孙坚获得了军队和钱粮,却败坏了孙氏的信誉。

也许家境贫寒的孙氏没什么信誉可言,但孙坚这种“一锤子买卖”的恶劣做法,严重拖累了他的儿子孙策

史书提起孙策的时候,总会说他“嗜杀”。孙策为什么“嗜杀”?因为当地实力派不愿合作;当地实力派为什么不愿合作?孙坚的名声太差是重要原因之一。

《资治通鉴》在说起孙坚获得传国玉玺的时候,那是写得神乎其神:孙坚祭祀宗庙,带军队修复被董卓破坏的洛阳城,突然发现一口井上面出现祥瑞,孙坚派人打捞,最终获得传国玉玺。

坚进至雒阳,击吕布,复破走。坚乃扫除宗庙,祠以太牢,得传国玺于城南甄宫井中;分兵出新安、渑池间以邀卓。——《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二

事实上,以孙坚那种强盗脾气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被董卓搜刮过一遍地皮的洛阳城,又被孙坚军重新搜刮了一遍。百姓们本以为迎来的是政府军,却没想到这政府军比董卓军还狠。

如果事实不是如此,断难解释孙坚是如何获得传国玉玺的。就孙坚的这种表现,说他是“汉室忠臣”,运气好才获得传国玉玺,实在是有些牵强。

孙坚一生有什么经历?怎么评价他

孙坚唯一能拿出来说道的,只有他的军事能力。孙坚之所以能得到后世的诸多溢美,主要原因是他有两个好儿子。

如果没有孙策立业,如果没有孙权建国,恐怕孙坚的名声不会有多响亮,我们完全可以拿董卓和孙坚相提并论。

董卓与孙坚一样,都在东汉末年昙花一现,但董卓没有好儿子,而孙坚有,差别待遇就这样出现了。

孙坚一生有什么经历?怎么评价他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fp28l6j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