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刘邦时代”的权力争斗:戚夫人惨死,刘邦之子认妹为母

原标题:“后刘邦时代”权力争斗白热化:戚夫人惨死,刘邦之子认妹为母刘邦病逝之后,太子刘盈继位,史称汉惠帝。而当时,大汉的权力自然以汉惠帝为中心进行分配的:他的母…

原标题:“后刘邦时代”权力争斗白热化:戚夫人惨死,刘邦之子认妹为母

刘邦病逝之后,太子刘盈继位,史称汉惠帝。而当时,大汉的权力自然以汉惠帝为中心进行分配的:他的母亲(吕后)担任中央政府执政官,他的兄弟(刘氏诸侯王)在地方政府担任藩王。有了这两个安排,足以确保没有人敢窥视汉惠帝的权力。

如果吕后想危及他的权力,刘氏诸侯王们不会同意;如果刘氏诸侯王们想危及他的权力,吕后也不会同意。

而功臣集团在这两大势力的夹缝中,依然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高级官员,大多属于这个集团。

“后刘邦时代”的权力争斗:戚夫人惨死,刘邦之子认妹为母

在这种权力格局奠定之后,吕后自然想扩张外戚集团的权力,但似乎也很难找到突破口。

因为根据“零和游戏”的观点来看,外戚集团的权力扩张了,其它利益集团的权力就会受到削弱。届时,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势又要大乱,根基不稳的汉帝国很可能遭遇不测。

从功臣集团手中抢夺权力?吕后显然没有这种胆量。功臣集团都是百战功成的人,他们绝不缺乏政治斗争的智慧,更不缺乏关键时候玩命的勇气。从这些人手中争夺权力,实在有点像虎口夺食。

从刘氏诸侯王手中夺取权力?从整体实力上看,也实在太难了。因为汉初的刘氏诸侯王,可比七王之乱、吴楚之乱时的诸侯王势力强多了。

“后刘邦时代”的权力争斗:戚夫人惨死,刘邦之子认妹为母

经过文帝的削藩,各大藩国早已被中央政府切割成众多小国。但就算如此,汉景帝听从晁错的削藩建议,还是差点被吴王刘濞等人掀翻。

三年正月乙巳,赦天下。长星出西方。天火燔雒阳东宫大殿城室。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昂、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反,发兵西乡。——《史记》·卷十一·孝景本纪第十一

在汉初,齐王(刘肥,刘邦的儿子)、吴王(刘濞,刘邦的侄子)、楚王(刘交,刘邦的弟弟)、赵王(刘如意,刘邦的儿子)、淮南王(刘长,刘邦的儿子),梁王(刘恢,刘邦的儿子)、淮阳王(刘友,刘邦的儿子)和燕王(刘建、刘邦的儿子),几乎占据了战国时期的齐、赵、楚、魏、燕王国的全部国土。

以上任意一位诸侯王,至少也占据了三五十个县。如果吕后真敢赤裸裸地削夺刘氏诸侯王的权力,恐怕死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后刘邦时代”的权力争斗:戚夫人惨死,刘邦之子认妹为母

不过吕后另辟蹊径,开始在戚夫人身上大作文章。

当初,戚夫人借助刘邦的威势,把吕后逼得一退再退。现在吕后名正言顺地开始了自己的复仇之举。

结果如何?戚夫人那可真是死得太难看了,赵王刘如意自然也免不了一死。

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史记》·吕太后本纪

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酖饮之。犁明,孝惠还,赵王已死。——《史记》·吕太后本纪

从私人情感上讲,这是吕后在泄私愤。但是从政治博弈的角度上讲,这是吕后借机从强大的刘氏诸侯王中寻找了一个突破口。

吕后收拾戚夫人,进而收拾赵王刘如意,绝不会引起其它诸侯王的警觉。从这个角度来看,吕后与刘邦削藩时的策略非常相似。他们绝不流露出削藩的意思,总是借题发挥,故意模糊自己削藩的动机。

千万不要以为吕后会不顾一切地收拾戚夫人,如果与戚夫人合作更有利于外戚集团增强权力,吕后一定会与戚夫人亲密无间的。

曹操的爱子、爱侄和爱将全都被张绣杀了,可当张绣投降曹操时,曹操不但丝毫不提旧事,还要和张绣做儿女亲家。

成熟的政治家都是懂得如何控制情绪的。曹操如此,吕后亦如此。

杀掉赵王刘如意之后,吕后并不敢让吕氏族人成为新任赵王。因这种做法不利于吕后隐蔽削藩的企图,也一定会引起刘氏诸侯王的警觉,所以吕后依然让刘氏成员当了赵王。

但吕后也不是一无所获,在这个过程中,一位重要的刘氏诸侯王被吕氏铲除了。吕后也提高了自己的声望,为接下来的削藩行动开了一个好头。

“后刘邦时代”的权力争斗:戚夫人惨死,刘邦之子认妹为母

齐王刘肥是汉惠帝同父异母的哥哥,在刘如意被杀之后不久,他来到了长安城。

汉惠帝为了提高刘氏皇族的地位,就提出以家人之礼举行宴会。刘肥作为大哥,被安排坐在了汉惠帝的上首。

十月,孝惠与齐王燕饮太后前,孝惠以为齐王兄,置上坐,如家人之礼。——《史记》·吕太后本纪

汉惠帝之所以要这样尊崇刘肥,是想通过实际行动向大家宣布:天下是刘家的,绝不是吕家的。只要开好这个头,汉惠帝再让地方上的大批刘氏皇族进入中央政府,吕氏在中央政府政府的地位就会受到挑战。

而刘肥之所以敢大大咧咧地坐在汉惠帝的上首,就是因为他读懂了汉惠帝的意思,他也通过这种方式响应了汉惠帝:有我这个当齐王的大哥存在,就绝不容许外人无视汉惠帝的权力与地位。

如果刘肥的行为得到认可,那刘肥恐怕就能在中央政府呼风唤雨了。而只要刘肥能够在中央政府呼风唤雨,汉惠帝就有机会构建自己的嫡系班底。

“后刘邦时代”的权力争斗:戚夫人惨死,刘邦之子认妹为母

汉惠帝与刘肥的这种行为,不但威胁到了吕氏的地位,更威胁到了功臣集团的地位。如果刘氏诸侯王能够进入中央政府。

到时,天下恐怕就真成刘氏的天下了:在地方,刘氏诸侯王占据着强大的藩国,在中央政府,他们也是一副呼风唤雨的样子。以后的外戚集团和功臣集团,恐怕只能吃点残渣剩饭了。

所以,吕后看到这哥俩的双簧表演之后,那是气得抓狂。

据说吕后命人放了一杯毒酒在齐王的桌上,更摆出了一副不让齐王活着回齐国的样子,这可把刘肥给吓坏了。

最后,刘肥拿出一个郡送给了自己的妹妹,吕后的亲生女儿鲁元公主,又认鲁元公主为王太后,吕后才作罢。

丢了一块地,认了一个娘,刘肥乘兴而来,沮丧而归。

于是齐王乃上城阳之郡,尊公主为王太后。吕后喜,许之。乃置酒齐邸,乐饮,罢,归齐王。——《史记》·吕太后本纪

“后刘邦时代”的权力争斗:戚夫人惨死,刘邦之子认妹为母

看到刘肥的这种表现,我们不禁要感叹:这个前后差距也太大了吧?

其实这怪不得刘肥,换做任何人都得像他一样,否则真有可能回不了齐国。

因为刘肥的做法,同时得罪了外戚集团和功臣集团。于是双方默契地达成共识,要给刘肥一点颜色看看。在这种背景下,刘肥立刻感受到了自己的险恶处境。

迫不得已,刘肥只有向吕后低头认错。光认错还没法了账,只能割地求和了。

刘肥这次失败的行为,标志着刘氏诸侯王试图插手中央事务的努力,暂时无法成为现实。

于是,在汉惠帝当皇帝的七年时间里,刘氏诸侯王对于中央政府的影响都是很弱的。

因为刘肥这次的失败过于狼狈,以后就算汉惠帝大举招揽刘氏皇族进入中央政府,也没有谁敢接受汉惠帝的任命。刘肥作为帝国最强大的诸侯王,到中央政府跑了一圈,都能平白无故地丢了一块地,认了一个娘,换作其他诸侯王,恐怕都得掂量一番了。

这就是外戚集团和功臣集团所追求的效果:刘氏诸侯王在地方称王称霸,外戚集团和功臣集团在中央称王称霸,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后刘邦时代”的权力争斗:戚夫人惨死,刘邦之子认妹为母

后世许多读者总认为:汉惠帝之所以默默无闻,是因为他软弱无能。其实,在当时的背景重,谁处于汉惠帝的位置都很难有所作为。

中央政府的权力已经被外戚集团和功臣集团分割完毕,地方政府的权力已经被刘氏诸侯王分割完毕。汉惠帝想要扩张权力,就要和这些集团搏斗。

权力主要表现在人事上,如果你可以决定别人的升沉起浮,你自然就可以拥有权力。

“后刘邦时代”的权力争斗:戚夫人惨死,刘邦之子认妹为母

问题是,吕氏家族的升沉起浮,汉惠帝能决定吗?不能。

开国大佬的升沉起浮,汉惠帝能决定吗?不能。刘氏诸侯王的升沉起浮,汉惠帝能决定吗?不能。

既然如此,汉惠帝想真正地主宰帝国,自然缺乏相应的基础。

别说真正地主宰帝国,就是汉惠帝想构建自己的嫡系班底,也是一件难而又难的事。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elv8n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