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皇帝比朱元璋还凶狠,一天砍了70个武将的脑袋,稳住了局势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南征北战开创大明,驱逐胡虏,扫灭群雄,堪称雄才大略。不过,朱元璋的功业与他的口碑却极不相称。在世人心目中,朱元璋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不是他的才能与功业,而是他的暴虐嗜杀。打天下时,朱元璋还一本正经地倡导自己的队伍是仁义之师,以笼络人心,开国之后,他却变身为一个冷血屠夫,功臣宿将几乎被他杀戮殆尽。

其他朝代的开国功臣们,依靠从冲锋陷阵、刀山箭雨中换来的不世奇功,大都能安享富贵,而明朝的开国功臣,给朱元璋打了半辈子工,简直就是一场劫难。朱元璋在位期间,明朝功臣大将接二连三地被押赴法场,抄家灭族,即使是李善长、蓝玉、胡惟庸、傅友德、冯胜这样的重量级人物,也难逃一死,朱元璋的残暴也因此臭名昭著。

不过,有过朱元璋这种经历的皇帝,并非绝无仅有。五代十国时期,就有一个这样的皇帝,一天之内砍掉七十个武将的脑袋,凶狠程度,比之朱元璋有过之无不及。朱元璋再凶残,也从没有在一天之内杀掉过这么多武将。但是这个皇帝却很幸运,不仅没有留下骂名,反而获得人们千年称赞,甚至被誉为“五代第一明君”,是古代帝王中英明之君的代表人物。

这个皇帝就是五代末期的周世宗柴荣。柴荣在位期间,中原大地分崩离析,小国林立征战不休,民不聊生。柴荣志向远大,立志要一统天下,开创一个太平盛世。但理想很美妙,现实却不容乐观。先不说众多敌国实力强大,仅仅是柴荣自己的手下将士,就让他操碎了心。五代十国时期连年征战,武将们地位很高,养成了将骄兵惰、贪生畏死、保存实力等坏习惯,使得周世宗柴荣十分头痛。

显德元年,北方的北汉和契丹联合发兵,南下侵犯后周。周世宗柴荣能征惯战,毫无惧色,带领大军御驾亲征。双方在高平一带相遇,摆开阵势展开激烈厮杀。《资治通鉴》记载,在激战中,周世宗部下武将樊爱能、何徽等人见到敌军势大,情势凶险,无心恋战,带领部下溃逃,使得后周军阵瞬间出现巨大缺口,北汉大军乘势掩杀,后周军抵挡不住,眼看就要全面崩溃。

危急时刻,周世宗柴荣亮出英雄本色,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冲向敌军,赵匡胤、符彦卿等勇将紧随其后,带领后周军进行反攻,经过一番血战,总算稳住阵脚,击退了北汉。周世宗柴荣回到营中,又惊又怒,计划惩处这些贪生怕死的武将。但由于这批武将人数众多,他也顾虑杀戮太多,无人可用。大将张永德说:“陛下方欲削平四海,苟军法不立,虽有熊罴之士,百万之众,安得而用之!”柴荣一听,当即下定决心,诛杀逃将整肃军纪。

他命人把樊爱能、何徽等七十个临阵脱逃的武将,全部召集过来,当面斥责他们:“你们都是先朝宿将,不是不会打仗,今天却望风而逃,是想把我献给敌军吗!”一声令下,把他们全部斩首。周世宗的果断和铁腕,震慑了将士,使得从此军中将骄兵惰、不听号令的习气大为好转,使得后周大军成为五代十国中最具战斗力的一支。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drlvgcj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