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为什么能摆脱控制,没有成为傀儡皇帝?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后忠于刘邦的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皇孙朱虚侯刘章兄弟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商议由谁来继承皇位。考虑到当时吕后立的小皇帝刘弘不是汉惠帝的后代不符合皇位继承的法统,评估了诸王和外戚势力后,相中了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代王刘恒。于是派出使者去接刘恒到长安继承皇位,所以汉文帝是被人推上皇位的,但他后来开启文景之治,而到汉献帝时他也是被人推上皇位的,结果成了一个傀儡皇帝,根本没有实权,那他们的结局为什么会差别这么大?

1、汉文帝是被一群人推上去的,是拥立
吕后死了之后,由丞相陈平、太傅周勃和朱虚侯刘章共同挑选时任代王的刘恒为帝,他们之所以扶植刘恒,是因为刘恒是高祖在世的最大的儿子,出身没问题,其次是刘恒母亲薄姬势弱.
不用担心产生第二个吕后,还有代王刘恒本人仁厚低调,产生变故的概率最小,因此,最终刘恒登上大统。从这里面就可以看到当时朝廷的政治、军事、宗室的代表的共同选择,是实实在在的拥立。
刘恒在登基的当晚,就命令自己的亲信宋昌接管了禁军,控制了南北两军,也控制了京城,保障了皇宫及自己的安全,从而被被动为主动。

刘恒在继位之初也没有多少权力,类似于傀儡,但他审时度势,利用权臣之间的矛盾,让他们相互制衡,自己从中渔利,周勃和陈平都老谋深算,狡猾得很,与陈平假装谦逊相比,周勃则是野心与贪恋外露,丞相陈平是文官,太尉周勃是武将,因为周勃在平定诸吕叛乱时立了大功,所以功臣集团内部对周勃当丞相的呼声非常高。
刘恒就顺水推舟,就让周勃当上了丞相,周勃毕竟是武将出身,文治上面的事情就是个门外汉,刘恒就问了几个文治上的问题,周勃一个问题都没有回答上来,异常的尴尬.
刘恒顺势的罢了周勃的官职,让陈平重新接任了丞相的位置,不过这时候的陈平年事已高,没过多久就累死在工作岗位上了,周勃后来也被赶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刘恒就这样一步一步的站稳了脚跟。

2、汉献帝是被一个人弄上去的,是傀儡
而东汉末年的献帝刘协则不一样,是董卓进京后,废少帝刘辩而改立的,不能喝拥立的刘恒相比,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挟的就是刘协,曹操是个有野心的人,他虽然一生都没有称帝,但是他为自己的儿子铺平了道路。
在曹操为相的时候,朝堂上上下下都是曹操的人,刘协完全就是个空壳,只有皇帝的名号,并没有实权,比起汉文帝刘恒就差远了,此时虽然还是汉朝的天下,可早已是军阀混战,大乱难止。
刘协这个皇帝此时只有象征意义了,一点权力也没有,国家都四分五裂,作为傀儡皇帝他也无奈,他的对手是文武兼备且异心又重的枭雄曹操,他只能隐忍,蛰伏,先把曹操熬死再说。

刘协虽然身为皇帝,但朝廷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都是曹操的势力,全部人马都是曹操自己拉出来的,献帝刘协只是他捡回来的招牌,只是个皮囊,一点家底都没有,虽然他也熬死了曹操,但家底是人家曹家的,大家只认曹家的人,现在人家要换招牌,另起炉灶了,自然要将他刘协一脚踢开。
手下权臣一边倒,没有制衡的力量,君弱臣强,刘协这个老大就很难当了。
和平时期权臣权力再大,也不敢篡位,因为民心所向,而且周勃、陈平都很忠心,同时实力也有限,大家势力均衡,没有谁一家独大.
汉文帝刘恒因为自己的政治能力很强,才摆脱了权臣的控制没有成为一个傀儡皇帝。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d6dmmq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