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要为明朝的灭亡负责吗?
明宣宗朱瞻基是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时进一步改革政治机构,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他施行的一系列措施使得社会经济空前的发展,与其父明仁宗统治时期合称“仁宣之治”。
公元1425年即位,朱瞻基在性格上,他与其父朱高炽相似,也具有他父亲那种对皇帝作用的理想主义的、然而是保守的想法。朱瞻基是文人和艺术的庇护人,他的统治的特点是其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公元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朱瞻基在位时实行重农政策,赈荒惩贪。仁宣两朝,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溥、杨荣执掌朝政,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多有建树,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他在位期间成为明朝皇帝历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时期。史载:“仁宣之治,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后世称之为“仁宣之治”,比之于西汉“文景之治”。
朱瞻基在位只有10年。他被尊为章皇帝,庙号宣宗。他留下二子三女。长子明英宗朱祁镇,孙皇后所生。次子明代宗朱祁钰,吴贤妃所生。长女顺德公主,母胡皇后;次女永清公主,母胡皇后;三女常德公主,母孙皇后孙氏。
在临终时,朱瞻基指定已在1428年2月20日被定为皇太子的朱祁镇为他的继承人,年仅九岁朱祁镇,继位称帝,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贤臣“三杨”主政。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位,朱祁镇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
英宗皇帝不懂事,被王振蛊惑,自此宦官乱政。王振专权的基础就是幼主即位,宣徳哪怕多活十年都不会出现这情况。才有后来的“土木堡之变”。皇帝朱祁镇被俘,王振被樊忠杀死,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等大臣战死。
土木之变使得强盛的大明朝由盛转衰。明朝战略由攻转守全面改变,再无力远征,明朝进入中期阶段。
朱瞻基虽然是个明君但他重用宦官,导致朱祁镇被宦官唆使走了歪路,造成了“土木堡之变”导致大明开始衰败。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b1u5pv5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