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李自成,顺治1644的特殊春节:有人笑有人恼
1644年是中国的农历甲申年,明朝,李自成,清朝都在为争夺统治中国权力暗中较劲。查看这一年正月初一日庚寅(2月8日)的历史大事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这一天在北京,崇祯帝朱由检视朝如常,但仅有锦衣卫1人立班。皇帝命鸣钟勿停,殿门勿闭,等了许久仍无人上朝。后经崇祯帝多次催叫,虽来了一些人,但人心惊慌,朝班混乱。这一天的北京显然预示了大明王朝的气数将尽。
这一天在西安,李自成正式称王,国号大顺,改元永昌,造甲申历,铸永昌钱,定军制,平物价,减赋税,开科取士,增设官职。同时颁发讨明诏书,称:“尔明朝久席泰宁,浸驰纲纪。君非甚暗,孤立而炀弊恒多;臣尽营私,比党而公忠绝少。贿通宫府,朝廷之威福日移;利入戚绅,闾左之脂膏尽竭。”许明帝归顺,将“不吝异数,如杞,如宋,享祀永年。”这一天的西安显然剑拔弩张,开始分几路向明朝的首都进发。
这一天在沈阳,六岁的清顺治帝福临先至“堂子”行礼,返回宫中后,上殿接受诸臣的朝贺。鉴于和硕礼亲王代善功高年迈,特命其免除跪拜。此时,朝鲜国王李倧遣使致书祝贺元旦。摄政王多尔衮对济尔哈郎说:“朝鲜国王常常派人来馈送礼品,送给各位王爷的由其多,一向都曾奏闻先帝知道。现今你我辅理国政,与鲜国又无私交,这样的馈送,今后永远禁止如何?”遂决定今后禁止诸王、贝勒收受外国馈赠礼物。这一天的沈阳显然沉浸在节日的祥和气氛中,入主中原似乎还未提到议事日程。
然而,戏剧性的变化即将开始,三大势力的角逐很快有了结果:当年3月18日大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3月19日大顺李自成由德胜门入城,在文臣武将的簇拥下进入皇宫,宣告了大明王朝的灭亡;4月21日大顺军在山海关被击败,李自成匆忙称帝后,退出北京。5月2日满洲八旗进入北京,10月1日,大清顺治帝在北京再次举行即位典礼。试想如果没有吴三桂的降清,大顺军可能就不会在山海关被击败。如果李自成少一些流寇气质,怎能占领北京仅42天就匆忙退出。如果没有摄政王多尔衮,有谁敢带着十来万人就想夺取中原。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假设不能代替现实。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9krsrgr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