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灭高句丽之战失败原因
隋炀帝曾亲征讨伐高丽,是其最终亡国的原因之一,耗费太过,却损兵折将。而历史上李世民也曾有灭高句丽的战争,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唐初,唐太宗击溃了突厥的进攻,平定了北部边境,开始腾出手来征服高丽。
公元642年,高丽内部发生了内乱。一名具有极强实力的军事首领渊盖苏文弑杀了高丽王,立高丽王的侄子为傀儡君主,自己担任摄政王,独揽大权。
刚开始,渊盖苏文试图与唐朝搞好关系。但没过多久,他的野心渐渐显露出来,试图攻打新罗(今属朝鲜半岛),这就威胁到了唐朝东北部边疆的安宁。加上新罗国王向唐太宗求救,于是唐朝和高丽的战争不可避免。
645年,唐太宗力排众议,亲自率领军队乘战船向高丽的首都平壤进发。他很快包围了辽东城(今辽宁沈阳)。这是隋炀帝曾经久攻不下的城市。高丽先派了步兵和骑兵共四万人前来支援,但被江夏王李道宗的四千精锐骑兵击溃。
击败援军后,唐太宗渡过了辽河,来到辽东城下。他下令拆除辽河上的桥梁,告诉手下的士兵说:“不打胜仗,我们绝不撤退!”士兵们的士气被大大激励起来,积极为攻打辽东城做准备。他们从近郊挖来泥土,背到辽东城下填平战壕。
唐太宗主动帮一名负担很重的士兵卸下一部分泥土,自己背上马前行。很多军官和士兵看到唐太宗的举动,深受鼓舞,他们争先恐后地把土送到城下填壕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进攻开始了。唐朝军队战鼓隆隆,雄壮的进军曲响彻辽东城下。大将李在城墙外布置好抛石车,巨大的石头一块接一块地抛掷出来,密集地砸在城墙上。
高丽兵在城楼上用木头搭建的战楼抵挡不住一阵又一阵从天而降的巨石,纷纷倒塌下来。
这时,空中刮起了南风,唐太宗下令弓箭手发射火箭,弓箭嗖嗖地射在城楼上,火苗借助风势,燃烧起来,蔓延到城里。
只听得辽东城里房屋倒塌,号哭声四起。高丽的守城士兵无心恋战,很快就被唐军击败。这一仗,唐朝俘虏高丽士兵上万人。战后,唐太宗把辽东城改为辽州。
辽东城一战之后,唐太宗乘胜进军,又占领了白岩城(今辽宁辽阳东),并在驻跸山一战中取得胜利。同年八月,唐朝军队攻打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东南营城子)。这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市,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拼死作战,奋力守卫着这座城。
大将李用抛石机和撞车从西面破坏城楼,但城楼每损坏一处,守军就马上用木头竖起栅栏,继续抵挡。
安市城始终也没有攻克。到了冬季,唐朝士兵耐不住东北的严寒,很多人病倒了。后方的粮食也逐渐供应不足。唐太宗只好班师回长安。
这次御驾亲征高丽没有取得预想的战果,主要原因是战线过长,而高丽也正处于军事战斗力最强的时期。
两年以后,唐太宗又陆续派出将领讨伐高丽,虽然都没能取得最终胜利,但有效地打击了高丽的实力。
668年,继位的唐高宗继承唐太宗的遗愿,和新罗联合灭了高丽。经过二十余年的战争,唐朝终于除掉了东北边境的一大威胁。
唐太宗时期,百废待兴,却完成了很多的壮举,因此没能完成灭掉高丽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情。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9f9spf3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