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真为何四十岁之后才称汉
原标题:铁木真集权有多困难?与父亲旧部博弈,四十多岁才称汗
铁木真父亲成为乞颜部首领之前,乞颜部的上一位首领是忽图剌,他是也速该的四叔。忽图剌去世之后,也速该继承了忽图剌的部分权力,成为乞颜部新一任首领。
实事求是地说,也速该争到这个首领位置并不容易,因为忽图剌有儿子,而且这几个儿子的实力并不小。但也速该硬是火中取栗,并最终成功,忽图剌的儿子们全部靠边站了。
为尼而伦部长者曰也速该,合不勒罕第二子把儿坛之也,是为太祖皇考,追谥烈祖神元皇帝。——《新元史》·卷一·本纪第一
也速该的成功,固然与他本人优秀的个人素质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也速该一定拥有大批亲信与支持者,否则他也不可能在竞争中笑到最后。
许多沉迷于英雄史观的人对此并不认账,他们坚持认为:正是由于也速该英明神武又机智过人,才得以从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不是什么子虚乌有的亲信和支持者。
对于这种观点,我只想反问一句:如果也速该真是一个英明神武又机智过人的人,那他怎么可能连亲信和支持者都没有呢?这英明神武和机智过人恐怕是假的吧?
尽管也速该获得了大量支持,也成功接替了忽图剌的位置,但忽图剌的儿子们并没有被完全清理出局。在也速该统治期间,忽图剌的长子术赤台依然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铁木真统治期间,忽图剌的次子阿勒坛同样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称蒙古大汗(非成吉思汗)之前,他首先劝阿勒坛当蒙古大汗,给出的原因很简单:阿勒坛是忽图剌的儿子,比自己更有资格当蒙古大汗。
对于忽图剌诸子的事今天暂且不表,我只是随口提一下他们的权势和地位,目的是说明也速该本人必然拥有极强的势力,否则肯定压不住这些人。
也速该成为乞颜部首领之后,且不说他的身份地位如何尊崇,就说他的私人财产,大家觉得会有多少呢?
再具体点说,也速该能够合法拥有多少奴隶、牲畜、牧场和金银?这应该是一个天文数字。十二世纪到十三世纪的蒙古草原只是混乱,却并不贫穷,否则他们根本无法产生一个足以威胁全世界的庞大帝国。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此:既然也速该拥有天文数字一般的私人财产,为什么他死了之后,部下立刻鸟兽散了呢?
怎样才能拥有最强的实力?不外乎军队、粮草、地盘和人口,这一系列要素归结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字:钱。换言之,只要有钱,就有机会打造一支强军,就有资格成为一方霸主。如果没钱,那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当霸主都没机会。
也速该虽然死了,但这笔钱必然是被他的孤儿寡母继承了,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有谁抢夺了也速该的家产。
或许有人认为:在也速该去世之后,他的亲信们之所以会一哄而散,必然是有一个能够服众的人牵头,带着他们一起瓦解了也速该的亲信集团。可我遍翻史书,也没发现谁有这个本事。
也速该在世之时,蒙古各部族虽然也有小范围摩擦,但大体上还算团结;也速该去世之后,蒙古各部族在顷刻间四分五裂。面对这样的史实,要说有人能够服众,全盘接收也速该的一切遗产,实在是令人不可置信。
推己及人,如果我们的老上司因意外病故,我们这些曾经做下属的人,见到老上司的孤儿寡母生活艰难,说不得也得掏腰包周济一二,因为这是人之常情。
也速该去世之前,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恶评,我不相信也速该为人这么差,他一死就没人管他遗留的孤儿寡母了。
我在蒙古开篇就分析过,铁木真一家的生活绝不会困窘如社会底层人员。可在我翻看了很多个版本的蒙古开国历史之后,除了一个蒙力克之外,我根本不知道还有谁是也速该的亲信。
当初帮助也速该夺取乞颜部首领位置的亲信们,到底去了哪里呢?
关于蒙力克,他能够成为开国第一功臣名副其实。可如果按照现实权力博弈来看,蒙力克有资格成为开国第一功臣,并不代表他的权力最大啊。
刘邦论功行赏的时候,萧何是功臣第一,可这又能怎样呢?比起那些封疆裂土的异性诸侯王,萧何这点功劳又算得了什么呢?和他们相比,萧何又有什么势力可言呢?
在棋盘上耀武扬威的永远都是棋子,真正能决定胜负的,却是那些操纵棋子的棋手。
在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的时候,真正的实力派都不是什么功臣,而是足以与铁木真分庭抗礼的人,比如说他的母亲月伦太后,比如说他的亲叔叔答里台,比如说忽图剌的儿子阿勒坛,比如说他二伯的儿子忽察儿。
如果我们不仔细看历史,那么这几个人在蒙古开国史上一定是毫无存在感的,因为他们都是棋手,最终都被铁木真逐一清理出局了,就像刘邦清理那些封疆裂土的异性诸侯王那样。
这些人权势滔天,但这些人是也速该的亲信吗?不是。
这些人与也速该相比,有一个共同点是:太年轻,资历不足。月伦太后是也速该的女人,也速该成为乞颜部首领的时候,她还不在也速该身边;答里台是也速该的弟弟,年龄比也速该小很多;阿勒坛是忽图剌的儿子,是也速该当年的竞争对手之一;忽察儿是也速该二哥捏昆太石的儿子,只是一个小辈。
也客赤列都御后行至斡难河,烈祖出猎见后美,与族人捏坤太石、答里斡赤斤共劫之。——《新元史》·卷一百四·列传第一
答阿里台斡赤斤,把儿坛之少子,太祖季父也。——《新元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二十二
忽图剌长子曰拙赤罕,后率所部千人归于太祖:次曰阿勒坛,亦附太祖,后叛归客烈亦部王罕。——《新元史》·卷一·本纪第一
这些人被铁木真淘汰出局的事,都发生在铁木真四十岁之后,他们几乎不具备成为也速该亲信的年龄和客观条件,因此可以排除。
既然这些人都不是也速该当初的亲信,那么他们的势力是哪里来的呢?
最大的可能是:他们虽然不是当初帮助也速该夺位成功的亲信,但他们都继承了也速该亲信的部分势力或全部势力。
在看蒙古早期的历史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除了那个神秘的蒙力克之外,在蒙古的开国功臣里,似乎就找不到什么类似于长者一样的人物了。
但凡创业成功的家族,几乎都是老中青三代配比合理,既有生机又有经验。可看看那些耳熟能详的蒙古开国功臣们: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哲别、者勒蔑、速不台和忽必来等人,清一色都是年轻人和中生代,年龄似乎都比铁木真小,这在家族创业史上极为罕见。
蒙古早期的文字记录实在是太少了,而铁木真子孙们打下的江山又无比广阔。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看到的历史记载,几乎都是从铁木真的视角来记录的。
还是以蒙力克为例,这位蒙古开国第一功臣被无限度模糊和丑化。如果我们吸取了蒙力克的教训,再集中精力看看那些看似打酱油的人物,看似临时客串的小丑,会发现很多问题。
他们几乎都是在与铁木真的博弈中失败,最终被清理出场的人。与功臣们不同的是:他们的身份是棋手。
他们在相助也速该夺取乞颜部首领位置的时候,因从龙成功,获得了大量的政治回报和物质资产。也速该去世之后,他们受到了一定的削弱,但并未伤及元气。
铁木真成年之后,就是在他们的帮助下重夺乞颜部首领的大权,继而重新统一蒙古各部族。但随着铁木真权势的扩张,他必然会成为超越他父亲也速该的存在,而这样的存在,绝不会跟元老重臣玩什么“贵族共和”的游戏。
换言之,等铁木真的翅膀长硬之后,他一定会集权!
在铁木真集权的过程中,这些大大小小的实力派先后被排挤出局。正如老皇帝去世之后,小皇帝继位初期,对于元老重臣无可奈何。可等小皇帝牙尖爪利之后,一定会通过培养自己亲信的方式,把元老重臣逐个排挤出局。
也速该亲信的权力交接给了自己的近亲,近亲们被铁木真收拾出局,这些权力大部分被铁木真收回,小部分被分润给中生代和年轻人,成为了拱卫蒙古帝国的基石。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历史上类似的操作实在是太多了。
不难理解,却极难操作。铁木真由于早年丧父,所以先天不足。也速该的早亡,虽然没能使铁木真丧失太多物质优势,但政治优势必然是损失极大的。
尽管铁木真拥有极其出众的个人素质,但也速该的这些亲信,以及忽图剌的儿子们也都不是什么善茬。
他们都是乞颜部的嫡系人员,铁木真在身份上没有优势;忽图剌虽然去世,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他这一系的实力也获得了些许恢复的时间。
反观铁木真,丧父之时年龄实在是太小,只有九岁。想要凭借手里的这些筹码,和一帮家族内部的老江湖过招,铁木真确实非常艰难。
这也是为什么,铁木真早在二十多岁时就基本统一蒙古各部,却直到四十岁之后,才有资格称“成吉思汗”的原因。
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外部条件不允许。可实际上,如果内部众志成城,外部条件有什么大不了的?刘备只拥有益州一地,不照样可以称帝?内部有谁提意见了?反而是诸葛亮等人联名要求刘备上位。
由此可见,内部不安稳才是铁木真的心腹之患。
中原王朝有文字记录,我们可以透过文字,仔细地分析其中内涵。蒙古吃亏在早期文字资料太少,所以很多人对于这一切感到不可思议。
在我看来,铁木真的起点不高,终点却很高,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但要说铁木真是如何的空前绝后,我却没有这样的感觉。要说到玩阴谋搞政治,铁木真算是高手,却也不是什么独孤求败似的人物。
我始终认为,铁木真有资格与秦始皇嬴政相比,这不是说他们的功绩可以相比,而是他们的早年经历实在是太相像了。
嬴政厉不厉害?当然厉害,他最终成为了千古一帝。但不要忘记,嬴政之所以能成为传说中的秦始皇,与秦国的“六世之余烈”密不可分。失去这种背景,嬴政凭什么成为秦始皇呢?
铁木真厉不厉害?当然厉害,他的子孙最终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帝国。但不要忘记,铁木真也不是什么白手起家的人物。
最初,铁木真善用父亲也速该留下的政治遗产,最终重新夺回乞颜部首领和蒙古大汗之位;随后,他对内解决竞争对手,对外解决别部强敌,最终才建立起那个强大的蒙古帝国。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9f62ukk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