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王衍历史评价
山涛: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
刘讷:王夷甫太鲜明。
王澄: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
王戎: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王导:①岩岩清峙,壁立于仞。 ②唯共推太尉,此君特秀。
石勒: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
王敦:夷甫处众中,如珠玉在瓦石间。
庾翼:王夷甫,先朝风流士也,然吾薄其立名非真,而始终莫取。若以道非虞夏,自当超然独往,而不能谋始,大合声誉,极致名位,正当抑扬名教,以静乱源。而乃高谈《庄》《老》,说空终日,虽云谈道,实长华竞。及其末年,人望犹存,思安惧乱,寄命推务。而甫自申述,徇小好名,既身囚胡虏,弃言非所。凡明德君子,遇会处际,宁可然乎?而世皆然之。益知名实之未定,弊风之未革也。
桓温:遂使神州陆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范宁:王何蔑弃典文,不遵礼度,游辞浮说,波荡後生,饰华言以翳实,骋繁文以惑世。搢绅之徒,翻然改辙,洙泗之风,缅焉将坠。遂令仁义幽沦,儒雅蒙尘,礼坏乐崩,中原倾覆。古之所谓言伪而辩,行僻而坚者,其斯人之徒欤?昔夫子斩少正于鲁,太公戮华士于齐,岂非旷世而同诛乎?桀纣暴虐,正足以灭身覆国,为後世鉴戒耳。岂能回百姓之视听哉!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膏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邦,信矣哉!吾固以为一世之祸轻,历代之罪重,自丧之衅少,迷众之愆大也。
陶弘景: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
房玄龄:①汉相清静,见机于旷务;周史清虚,不嫌于尸禄。岂台揆之任,有异于常班者欤!濬冲善发谈端,夷甫仰希方外,登槐庭之显列,顾漆圆而高视。彼既凭虚,朝章已乱。戎则取容于世,旁委货财;衍则自保其身,宁论宗稷?及三方构乱,六戎藉手,犬羊之侣,锋镝如云。夷甫区区焉,佞彼凶渠,以求容贷,颓墙之陨,犹有礼也。 ②夷甫两顾,退求三穴。神乱当年,忠乖曩列。
魏元忠:臣尝读魏、晋史,每鄙何晏、王衍终日谈空。近观齐、梁书,才士亦复不少,并何益于理乱哉?从此而言,则陆士衡著《辨亡论》,而不救河桥之败,养由基射能穿札,而不止鄢陵之奔,断可知矣。昔赵岐撰御寇之论,山涛陈用兵之本,皆坐运帷幄,暗合孙、吴。宣尼称‘有德者必有言,仁者必有勇’,则何平叔、王夷甫岂得同日而言载!
贺兰进明:晋朝以好尚虚名,任王夷甫为宰相,祖习浮华,故至于败。
苏轼:王夷甫既降石勒,自解无罪,且劝僭号,其女惠风为愍怀太子妃,刘曜陷洛,以惠风赐其将乔属,属将妻之,惠风拔剑大骂而死,乃知夷甫之死非独惭见晋公卿,乃当羞见其女也。
苏辙:何晏、邓飏导其源,阮籍父子涨其流,而王衍兄弟卒以乱天下。 ②王衍之为人,容貌语言,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
刘祁:晋初,天下既一,士无所事,惟以谈论相高,故争尚玄虚,王弼、何晏倡于前,王衍、王澄和于后。希高名而无实用,以至误天下国家。
王夫之:不然,则崇尚虚浮,逃于得失之外以免害,则阮籍、王衍、乐广之流是已。
蔡东藩:王衍清谈误国,尚欲乞怜强虏,靦颜劝进,山涛谓:‘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吾谓实一贼子,何宁馨之足云?
何兹全:两晋之际,琅邪王氏三人——王衍、王敦、王导,身系一朝安危兴亡。王衍此人,当时极被推崇,谓为‘一世龙门’,但是我觉得王衍虽有功,可是他的过是大于功的,实无可取,害人害己。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94vmhes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