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梨花传说遗迹

和火药山与九眼楼传说和圣泉山观音寺的传说和鸣沙山的传说和星星峡的传说和西安青华宫传说樊梨花樊梨花和火药山与九眼楼传说延庆火焰山:高1141米,峰型一般,因其九眼…

樊梨花樊梨花和火药山与九眼楼传说

延庆火焰山:高1141米,峰型一般,因其九眼楼和长城结点,才算胜地。火焰山又称火药山,传说唐朝女将樊梨花曾在此制造火药,并大败番将杨凡于掸马峪。至今还有当年樊梨花制作火药的碾盘。

矗立在火药山之巅的九眼楼

火药山东西线一带,在唐朝时即是边防地区,像‘晾马山’、‘火药山’等都是女将樊梨花留下的遗迹与传说。

四海镇:军事重镇,据说是因有四条河汇集于此而得名。传说樊梨花曾经在此打仗,附近村子的地名也都很有意思。比如第一座敌楼所在的村子就叫一楼,第二座就叫二楼。郭家湾原来叫裹脚湾,是因为在此薛丁山枪挑了樊梨花的裹脚布而得名。

九眼楼

樊梨花点将台:九眼楼的西边,为樊梨花的点将台,这里气势极为雄险,是驻守在这里的士兵将领的营地。据史料记载当年著名的巾帼英雄樊梨花,曾引军驻守于此。这段“野”长城的陌生和攀爬难度对于人们无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樊梨花樊梨花和圣泉山观音寺的传说

古壁画《樊梨花率兵至圣泉山》

圣泉山是天然的佛教圣地,据观音寺碑文记载,该寺始建于唐代,明成化年间重修,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除大雄宝殿、大悲殿、圆通殿等人文景观外,寺庙周边的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有神龟石、三星洞、香炉石、灵照松等。据传,唐代著名女将樊梨花镇守幽州北境,一次与北国交兵,被困九龙山(即如今的圣泉山)下,敌强我弱,命悬一线。情急之中,樊梨花合掌急呼:“观世音菩萨显灵!观世音菩萨助我!”观世音菩萨闻听呼救,立即点化九龙山的九条伏地青龙,请它们施救,成就殊胜因缘。九条青龙欣然领命,立即兴风布雨,在军阵上空下起倾盆大雨。交战双方被大雨浇得睁不开眼抬不起臂,自顾不暇。乱军中,樊梨花率兵突围而去。

古壁画《被困九龙山》

古壁画《菩萨显灵助梨花》

事后,樊梨花感念观世音菩萨救命之恩,遂在九龙山云兴之处,为观世音菩萨建寺塑像,以为永久供奉。此即为圣泉寺之来源。

樊梨花樊梨花和鸣沙山的传说

鸣沙山,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乃楞格尔草原交汇的地方。

巴里坤鸣沙山

相传,唐代著名女帅樊梨花曾多次挂帅西征,有一次西征时,因这里水草丰美,于是有一营女兵选择在这里安营扎寨,结果夜间突然狂风大作,一时间飞沙走石,黄尘弥漫,目不能视,整整刮了7天7夜,风停歇后,这里就多出了一座沙山,而驻扎在这里的那一营女兵也同时葬身沙山。

从此,每当夜深人静,就会从沙山传出雷似的声音,当人们攀登沙山,踩动流沙时,也会发出类似的声响,人们都说,那是女兵们没能归家,怀念家乡而望空长泣,挥泪饮泣。

还有一个版本的传说,和这个有点类似,但又截然不同。

鸣沙山

也是唐代女帅樊梨花挂帅西征,当行军至此地,突然与敌军遭遇,于是展开一场恶战,有一营女兵在这里集体遇难,全军覆没。或许是正义的悲惨结局感动上天,又或许是这些花样女子的英魂为不使自己无暇的肉身再受敌酋狼吻的摧残,当樊梨花帅部凯旋回朝,走到这里时,突然狂风大作,一时间黄尘弥漫,飞沙遮日,整整刮了7天7夜,风停歇后,草原依旧翠绿,山水溪流依旧潺潺,但这营女兵牺牲的地方却平地出现了这座沙山,历经百年,这堆松散的沙子却风吹不走,雨淋不垮。每当夜深人静,就会从沙山传出雷似的声音;当人们攀登沙山,踩动流沙时,也会发出类似的声响。那声音犹如战鼓擂擂,铁蹄杂沓,兵戈相击,娇叱阵阵,旌旗烈烈,刀枪磕碰回荡于耳畔不绝。

樊梨花樊梨花和星星峡的传说

星星峡

由甘肃进入新疆要经过星星峡。星星峡并非峡谷,而是隘口。它是由河西走廊入东疆的必经之处。素有新疆东大门“第一咽喉重镇”之称。星星峡是雄踞于丝绸古道上的险关要隘,四面峰峦叠嶂,一条S形的山路蜿蜒其间,两旁危岩峭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对于新疆人而言星星峡就是一堵院墙,过了院墙就算是出疆了。

这其中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唐朝初年,樊梨花带兵征西,她在西凉国大破番兵之后,队伍便直驱西域边关。这西域守关的大将,青面獠牙,生得十分险恶,原来是一头猩猩变的。这头猩猩说起来也是颇有来历的。那是樊梨花在东北守边的时候,在阵前俘获了薛丁山,她与薛丁山成了亲。

嘉峪关

接着她活擒了表兄白虎关的守关大将杨藩,杨藩又被其义子薛应龙处死。后来杨藩转世后,名叫舒宝童,总与樊梨花做对。舒宝童原是猩猩转变,生性凶恶狠毒,他能使六把柳叶飞刀,骁勇无敌。樊梨花本是黎山老母的弟子,智勇双全。经过几次交战,舒宝童抵挡不住樊梨花,被樊梨花一枪挑于马下,樊军得以长驱直入西塞。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将士们提议把这个关口起名为猩猩峡。

后来为啥把反犬旁去掉呢?原来这星星峡山上,有一种上好的莹石,每到夜晚,这些石头就闪闪发光,远远看去好像天上无数的星星在闪烁。酒泉城里有个人,带着驮队到高昌国做生意路过这里。夜晚,他发现这闪光的石头,以为是宝,便让手下人装了几口袋石头驮回酒泉城,找来玉石工匠将这些石头做成白色的高脚酒杯,进贡到长安,引起了不少文人的雅兴,写了好多“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之类的诗句。

正因这夜光杯出了名,再者石得名星星石,山得名星星山,山之峡亦取名星星峡。由此“猩猩峡”便改成了如今的“星星峡”。

美轮美奂的夜光杯

如今,进入新疆星星峡前的马莲井就有一座樊梨花庙。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部六十多公里的老伊梨,原来也有一座樊梨花庙和碑,69年珍宝岛之战后被苏军捣毁了。 在新疆南北很多地方都能看见汉唐的古烽火台。

而千百年来,作为新疆的门户,星星峡的地位也时兴时衰,其功能逐渐由军事要隘变成了进出新疆的陆路交通枢纽。

樊梨花樊梨花和西安青华宫传说

西安青华宫历史久远,始建年代不详。近年来,台湾信众前来陕西经过多渠道考证,证实西安青华宫为唐代护国英雄樊梨花元帅修道成仙之处。如今,青华宫已被台湾信徒公认为供奉樊梨花元帅的祖庭,在宫内塑有樊元帅神像,并且每年组团前来朝拜。

樊梨花大元帅尊像

据考证,青华宫早在唐代已经存在于西安古城,规模宏大,香火旺盛,信徒广泛。青华宫历经变迁,时值民国七年,得到十方信众重新修建。近几年来,青华宫住持黄世真道长,发挥自己所学道教、英语知识,先后接收了美国、英国、法国、瑞士、加拿大、墨西哥、西班牙、卢森堡、俄罗斯,以及新加坡等东南亚诸国及港、澳、台地区的道教信徒,大力宣传我国宗教政策,并将中国道教文化传至国外,宫内香火日益兴盛,国内外道众相继前来参拜交流。青华宫在弘扬道教文化,促进中外宗教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2 年 5 月 20 日,台湾中国太上全真道教会会长张金国率道教朝圣团一行 47 人专程来西安青华宫朝拜樊梨花元帅。自从樊梨花在台湾显化,告诉台湾信众,说她是在陕西西安曲江青华宫得道成仙之后,每年都有来自宝岛台湾的众多信士前来,朝拜陕西地区供奉樊梨花元帅的青华宫道观。

台湾宝岛信众到青华宫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8s78q4o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