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诸葛亮不出山,他最有可能成刘备的军师
诸葛亮的隆中对让刘备很高兴,但仍没被重用。可能会有人说他当地在刘表手下办公,肯定没能力给诸葛亮一官半职的。好吧!这还说得过去,可是赤壁之战后,当时刘备被封为荆州…
诸葛亮的隆中对让刘备很高兴,但仍没被重用。可能会有人说他当地在刘表手下办公,肯定没能力给诸葛亮一官半职的。好吧!这还说得过去,可是赤壁之战后,当时刘备被封为荆州牧,这个时候算是掌权了,可诸葛亮却还是一个小小的军师中侍郎,主要是在刘备身边打理一些私人方面的东西,放到现在就是总经理助理的位置。
水镜先生既然能看清卧龙,凤雏,冢虎,可想他不简单,能看清天下格局,这么一个高人,而且是世外高人,如果说诸葛亮不出茅庐的话 依照刘备的做事风格,他一定会去请水镜先生,因为是水镜先生告诉刘备卧龙凤雏得其一就能得天下,可见水镜先生的见识很远,虽然没有出去,只是归隐山林就能知道如今天下的局势。
如果诸葛亮不出山,后面刘备的结果可能有N种。曹操挥师南下,几乎所向披靡。没有诸葛亮,什么火烧博望,火烧新野不可能有。舌战群儒一定没有,孙刘联盟能否达成难说。赤壁大战(就算周瑜主张获胜)结果难料,刘备占领荆州也无从说起。总之,因为诸葛亮的缺席,充满的变数太多。后来的庞统是否愿意加入刘氏集团,或刘备是否愿意接受庞统都是末知数。这就如同诸葛亮的八封阵一样,变幻无穷啊。
对于诸葛亮来说,“隆中对”说明他早已有了规划,只是还没有贤主。就好似犹豫去清华还是北大的学霸,那种慎之又慎的考虑。可是马上老罗就用他“刘备拜访三次,诸葛亮才肯见”的描述打了我的脸。在东汉末年,名士谋臣择优辅佐的潮流中,还有卧龙这种一心等待和他有一样想法的主公。不忘初心!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8haehr9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