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是什么?规模有多大?

明朝朱棣位寻找建文帝,曾派郑和下西洋,而郑和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郑和船队中的主体,也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旗舰,它在郑和船队中的地位相当于现代海军…

明朝朱棣位寻找建文帝,曾派郑和下西洋,而郑和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郑和船队中的主体,也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旗舰,它在郑和船队中的地位相当于现代海军中的旗舰、主力舰

《明史》中记载,“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二”,可容纳上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质帆船。海船的船体巍然,巨无匹敌。它的铁舵,须要二三百人才能启动。宝船到底有多大?

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是什么?规模有多大?

根据明代长度单位,1尺相当于今天的1/3米,1丈等于10尺,故宝船竟长约148米,宽约60米。

这种巨型的木帆船,其排水量估计在3万吨左右,这比现代国产万吨货轮的排水量还要大得多!宝船规模如此之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浓厚兴趣,让人不由得产生了一个疑问:史书中描述的如此大的宝船,明代时的人们真的能造出来吗?

大部分学者相信史籍中关于宝船尺寸的记载。他们认为,从历史渊源、明代生产技术水平、中国以及世界造船能力来看,出现郑和宝船那样的奇迹,并不是不可能的。中国是有航海传统的国家,汉朝时我们已经是世界上强大的海洋大国,明代我们的造船、航海技术仍是一流的。

南京龙江宝船厂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中国古代造船厂,当年郑和下西洋时所率领的庞大船队,其中有很多艘船都是这个船厂建造的。

1957年,龙江宝船厂发掘出一根长11。07米的舵杆,专家据此测算出船的长度应该在133米左右。郑和下西洋有必要造那么大的宝船吗?答案是肯定的。

作为郑和远洋航行船队中的主船,宝船对外要做到“耀兵”“示富”,对内还需要装载大量的随船军士,包括食品在内的各种物资,以及应付各种需要的财物,这就要增大载重量和舱室。

由此可见,为了郑和下西洋而建造起这么大的船舶是很有必要的。今天已有比宝船更大的航空母舰,即便当时造船的主要材料是木头,但集全国之力造出几十艘宝船还是可能的。还有的学者有所质疑,认为明代不会造出那么大的船。他们认为,如果按照《明史》对古船的描述,古船竟然大到超越现代万吨巨轮,这显然不可能。

用现在的眼光看,现代都不可能造出的船,古代时就更不可能造出了。因此,只能是史籍中的记载发生了错误。

而且《明史》本身的真实性一直被人们怀疑,古人也一直有夸大的传统学者引用了南京静海寺出土的郑和下西洋残碑里的内容,碑文里说郑和船队为2000料(1料等于0.06吨)或1500料的海船,据此推算,这种船只能是十几长。

因此,郑和下西洋所乘宝船的尺寸颇有可能是:长18丈,宽4。4丈。在明代有可能出现这样大小的船,但也不可能造得太多。

郑和宝船的大小虽然有很多疑点但仍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型船舶。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8fomst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