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用是如何从反贼洗白的?
原标题:李克用最初被当做反贼,后来是如何洗白的?
李克用初次登场不久,就以叛乱分子的身份被大唐帝国打得惨败,最终不得已逃进了大沙漠。
可举追至药兒岭,大败之,琢军夹击,又败之于蔚州。沙陀大溃,克用父子亡入鞑靼。
后来,大唐帝国政府调动沙陀人围剿黄巢时,沙陀人就劝他们把李克用请回来。
友金乃说陈景思曰:“今虽有众数万,苟无威信之将以统之,终无成功。吾兄司徒父子,勇略过人,为众所服;骠骑诚奏天子赦其罪,召以为帅,则代北之人一麾响应,狂贼不足平也!”景思以为然,遣使诣行在言之;诏如所请。友金以五百骑赍诏诣达靼迎之,李克用帅达靼诸部万人赴之。
李克用最初回来的时候,应该只是想着趁乱捞一笔,所以他的心思并不在围剿黄巢上。在这种背景下,沿途的大唐军政长官和军阀们,都像防贼一样防着李克用。
李克用牒河东,称奉诏将兵五万讨黄巢,令具顿递,郑从谠闭城以备之。
因为李克用后来修成正果了,所以后世读者总认为,大唐帝国的军政长官和封疆大吏都不是东西,李克用一心帮助大唐帝国剿匪,他们竟然像防贼一样地防着李克用。
可大家想一想,李克用率军进入大唐腹地,真是来当活雷锋的吗?在黄巢之乱初期,李克用就趁乱夺取了云州,这本身就表明:李克用这种人并没不值得大唐帝国信任。
眼下只是无法可想,大唐帝国才捏着鼻子任用他,但必要的防备一点都不会少,甚至还会更多。
沿途大佬对李克用的态度非常简单:如果你愿意报效国家,我们会提供物资资,但你千万不要提出进城修整,我们是不会答应的。
克用屯于汾东,从谠犒劳,给其资粮,累日不发。克用自至城下大呼,求与从谠相见,从谠登城谢之。癸亥,复求发军赏给,从谠以钱千缗、米千斛遗之。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李克用就是不值得大唐帝国信任,他进入大唐腹地后,并没有直接去剿匪,而是在山西北部地区四处攻城掠地。
李克用虽累表请降,而据忻、代州,数掠并、汾,争楼烦监。
后来,大唐皇帝点名批评李克用,让他不要再玩这套趁火打劫的把戏,如果惹怒了我们,当初能把你打进大沙漠,现在照样能办到,你要不要试试看?
义武节度使王处存与克用世为婚姻,诏处存谕克用:“若诚心款附,宜且归朔州俟朝命;若暴横如故,当与河东、大同军共讨之。”
李克用左思右想,还是有点害怕,于是决定开始好好干活。
李克用的思想被迫转变,除了大唐帝国的威胁之外,肯定还经过了一系列的谈判,简言之,大唐帝国肯定给了他一些好处,只不过细节我们无从得知而已。
从最基本的历史事实去看,无非是大唐帝国给李克用提供相关的后勤物资,克用保证自己的军纪。当然了,围剿黄巢胜利后,大唐帝国会给李克用一块地盘作为酬谢。
在许多人笔下,在那个军阀勾心斗角、毫无信义的时代里,李克用就如同一朵白莲花一样。李克用之所以给人能留下这种印象,那是因为他修成了正果。
最后统一北方的人,就是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李克用被追封为武皇帝。后来的晋、汉、周、宋都是顺着李克用这根藤长出来的。
表面上看,晋、汉、周都是新帝国,实际上,这些国家都是通过武力加禅让的方式继承了李克用的基本盘。
所以,他们在写历史时,自然会把李克用写得非常拉风。因为说起大家的历史,都要追根溯源到李克用这里。
因为类似的原因,传统历史总会夸大李克用在围剿黄巢之战时的重要性。换而言之,好像黄巢之乱能平定,就是因为李克用英雄无敌一样。
因为类似的原因,许多人在说到黄巢之败时,常常会提到这句话。总而言之,黄巢一看李克用率军前来,就惊得高呼,李克用来了,赶紧跑吧,于是黄巢就被赶出了关中。
自高浔之败,诸军皆畏贼,莫敢进。及克用军至,贼惮之,曰:“鸦军至矣,当避其锋。”克用军皆衣黑,故谓之鸦军。
如果大家都相信,李克用一出场就吓得黄巢夺路而逃时,为什么不想一想,如果李克用真这样厉害,当初又怎么会被大唐帝国打得逃入大沙漠呢?
我举一个更夸张的例子;这就好像在《三国演义》中,张飞斗吕布,吕布不惧;关羽又过来夹击,吕布也不惧;刘备冲过来,吕布最终落荒而逃,这能证明刘备的武力值比吕布、关羽、张飞都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最简单而言,李克用后来与朱温打了二十多年,不但没有摆平朱温,反而让朱温打得灰头土脸的。李克用真的单挑开了,连朱温都打不过去,靠什么与黄巢打呢?
事实上,围剿黄巢叛乱可以取得成功,那是无数军政大佬联手行动的结果,更是众多迷途知返的叛乱分子归队的结果,李克用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这在昨天的文章中说过,不再赘述。
李克用到死也没有真正统一山西。因为在李克用死的时候,山西省西南的河中地区(现在运城为中心的地区),早被朱温占据了;山西省东南部的潞州(现在山西省长治为中心的地区),仍被朱温大军打得顾头不顾腚了。
黄巢叛乱结束前后,现在的山西省被四个军阀大佬占据着,李克用只是其中之一罢了。当时的李克用,只是占据着太原为中心的地区;北部的以大同为中心的地区,被一个叫赫连铎的人占据着;西南部以运城为中心的地区,被一个叫王重荣的人占据着;东南部以长治为中心的地区,被一个叫孟方立的人占据着。
在当时背景下,李克用拿什么奢言统一天下呢?事实上,就是区区一个山西省,李克用也统一不了。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所以李克用在围剿黄巢叛乱时,进入朱温的地盘大放厥词,让朱温上去就是一个大嘴巴子,打得满嘴都是血,李克用也只能骂咧咧地离开。
李克用挨的这个大嘴巴有多重?我们只要知道一个基本的事实就可以了。当时陪同李克用的三百人,差点让朱温杀光了,李克用也是连滚带爬地死里逃生。
克用登尉氏门,缒城得出,监军陈景思等三百余人,皆为汴人所杀。
被朱温这样欺负后,李克用表现出一副“如果不是有人拉着我,我早过去把朱温打残了”的样子,问题是,李克用始终也不敢朱温打一架。因为现在的李克用连山西都没有统一,跑到河南与朱温打架,就算李克用敢这样玩,他的小弟也会阻止他的。
李克用被朱温打了一个大嘴巴后,一个劲请求皇帝批准他去打朱温。皇帝哪敢没事批准他干这种事呢?
第一、皇帝批准李克用打朱温,有可能让李克用下不了台的。如果李克用真敢和朱温打架,恐怕他早就动手了,怎么会向皇帝没完没地提出申请呢?
李克用以前打别人时,好像从来也没有向皇帝提出过这种申请啊;当然了,后来打别人时,也从来没有向皇帝提出过申请啊。
甚至而言,皇帝一再下旨,告诫他不可以这样无法无天,李克用也依然是我行我素的。
第二,皇帝批准李克用打朱温,会白凭无故得罪朱温的。因为,朱温和李克打架,关皇帝屁事来着,皇帝替李克用出这种头,算怎么回事?
更主要的,李克用率领一群沙陀人,跑进中原腹心地带称王称霸,朱温代表大汉民族,对他的行为报以强烈的抗议、打击,有什么不对呢?
因为李克用后来修成了正果,所以看到李克用在中原腹地被人欺负,许多读史者自然是一脸哀哉、痛哉的样子。
实际上,如果回纥人夺取了天下,那回纥人帮助大唐帝国镇压安史叛乱后,有人敢阻止回纥人在中原腹地胡作非为,他也肯定是反面人物。
一切是显然的,为了大唐帝国,回纥人不远万里的、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汉人竟然对他们处处排挤、欺负,这叫什么事呢?
历史就是这样滑稽。
看近现代史,我们可以看到欧美中日朝韩各方的记录,所以许多事情,你怎么看,都会觉得有点扯淡。
因为,各方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证明,我们是正义、文明的化身;对方是邪恶、野蛮的化身。总而言之,并不是我们想发动战争,实在是因为看到对方太邪恶、太野蛮,我们忍无可忍了。
比如,你看中国视角的鸦片战争,自然是西洋鬼子欺负人没有底线;但是你看西洋人视角的鸦片战争,自然是大清帝国太欠揍,高贵的洋大人们忍无可忍才这样做的。
我们当然可以说,我们的看法正确,但你永远也阻止不了第二种说法传扬于世,因为西洋人也有发言权,人家就坚持第二种说法,你能怎么样呢?
换言之,我们就是坚持第一种说法,就是要让子孙后代牢记这份血海深仇,西洋人又能拿我们怎么样呢?
要我说,双方都对,也都不对。
在网络时代,我们都可以看到各方的说法,这就很明白地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历史并无对错,因为历史从来都不是好人与坏人博弈的故事,更不是正义大战邪恶的故事,它是利益之争。
因为李克用修成了正果,所以沙陀人自然成了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为了大唐帝国,沙陀人在李克用的率领下,抛头颅洒热血帮助大汉民族,却还受到大汉民族的各种们排挤、欺负。
但是大汉民族虐李克用千百遍,李克用也爱大汉民族如初恋。总而言之,皇帝欺负玩耍李克用,各地军阀欺负玩耍李克用不公平,但是李克用永远是一副,宁可天下人负我,我绝不会负天下人的形象。
总的来说,此时的李克用是众多围剿黄巢叛乱的力量之一,围剿黄巢叛乱之后,他也只是众多参加海选的选手之一。
黄巢叛乱结束时,与李克用实力相当、甚至比李克用实力还强的大佬,那伸出两 只手、甚至再加上脚趾头也数不过来的。
所以,李克用折腾到死,不要说统一天下,就是统一个山西省,都是可望不可及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8cvg1h9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