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的故事(轶事典故)
《世说新语》中,有几段说钟会的故事。另两段出自晋书。
汗不敢出
钟毓、钟会少年时就名声在外。钟繇引见他们两个去见魏文帝曹丕,钟毓紧张地全身是汗,钟会呢好像没事儿一样,从容的很。曹丕问:“钟毓啊,你怎么出了那么多汗啊?”钟毓说:“陛下天威,臣战战兢兢,汗如雨下。”曹丕又问钟会:“你怎么不出汗呢?”钟会学着他大哥的口气说:“陛下天威,臣战战兢兢,汗不敢出。”曹丕哈哈大笑。
*历史上曹丕驾崩时钟会仅一岁,故此轶事当为小说家所杜撰。
偷酒不拜
钟毓、钟会小时候趁钟繇午睡时,一起偷药酒喝。钟繇刚巧醒来,故意装睡观察儿子们怎样行事。钟毓行礼后才喝酒,钟会只喝酒不行礼。随后钟繇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回答说:“酒以成礼,不敢不拜(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父亲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非礼,所以不拜(偷,本来就不是行礼的行为,所以用不着行礼)”
*钟繇去世时钟会五岁,钟毓又比钟会大十几岁,故真实性存疑。
妙语连珠
司马昭和陈骞、陈泰一起乘车,经过钟会家时,招呼钟会一同乘车,随即驾车离开。等钟会出来,车子已经走远了。钟会赶到后,司马昭借机嘲笑说:“与人期行,何以迟迟?望卿 遥遥不至(和别人约定时间一起走,你为什么迟迟不出来?大家盼着你,你却遥遥无期)。”钟会回答说:“ 矫然 懿实,何必同 群(矫然出众、懿德实才的人,为什么一走要和大家合群)!”司马昭又问钟会:“皋 繇是怎样一个人?”钟会回答说:“比上不如尧舜,比下不如周公和孔子,但也是当时的 懿德之士。”
按:钟会的父亲是钟繇(音遥)。 陈骞的父亲名陈矫,司马昭的父亲是司马懿,陈泰的父亲名陈群,曾祖父名陈寔(音实)。 钟会在回答时或者直用其名,或者用同音字,以此来报复他们三人。
慧眼识人
王戎、裴楷两人童年时拜访钟会,一会儿就走了,走后,有位客人问钟会说:“刚才那两个小孩怎么样?”钟会说:“裴楷清廉通达,王戎简约扼要。二十年以后,这两位贤才会做吏部尚书。希望那时候天下没有被遗漏的人才。”
钟会评论安丰侯王戎说:“阿戎聪明伶俐,懂得别人的心意。”又评论说:“裴公善谈,一整天也谈不完。”吏部郎的职位空出来了,司马昭问钟会有什么人可以担任,钟会说:“裴楷清廉通达,王戎能掌握要领而处事简约,都是适当的人选。”于是委任裴楷。
交夏侯玄
夏侯玄被逮捕了,当时钟毓任廷尉,钟会先前不与夏侯玄相知,这时想和他结交,态度亲近而不庄重。夏侯玄说:“我虽然是罪人,也还不敢遵命。
拜访嵇康
钟会撰写《四本论》,刚写完。很想让嵇康看看,揣在怀裏,决定要去见嵇康时,害怕他刁难自己,揣在怀裏不敢拿出来,就在嵇康家门外隔墻扔进去,然后一溜烟跑了。
钟会精明有才思,原先并不认识嵇康。他便邀约了当时一些贤能杰出的人士一起去找嵇康。嵇康正在树下打铁,向秀帮他拉风箱。嵇康挥锤敲打不停,旁若无人,过了很久也不和钟会他们说一句话。钟会起身离开,嵇康说:“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你们听说了什么而来?看到了什么而去?)”钟会说:“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我们听到了所听到的而来,看到了所看到的而离开。)”
*魏氏春秋曰:钟会拜访嵇康时“乘肥衣轻,宾从如云。”
*依之前钟会投书和其交友之况,不太可能不识嵇康。
*志,晋书曰:因此事钟会忌恨嵇康。 数年后嵇康因吕安案入狱,因嵇康之前对司马氏政权表达过不满,司马昭欲借此除去嵇康,但顾及舆论而犹豫。 而钟会趁此机会进馋,使司马昭下决心杀掉嵇康。
亲近山涛
山涛晚年与钟会、裴秀亲近。因钟、裴二人争权夺利,山涛不偏不倚,处于中间,二人都从山涛那里得到好处而对他无恨。
*山涛交好钟会,同时又是嵇康的至交好友及托孤对象; 裴秀之堂弟裴楷被钟会两次推荐。 可见魏晋时期人际关系颇为复杂。
哭祭许允
司马师杀掉许允后,许妻和儿子一家搬到许允墓地居住。司马师派钟会去探视他们,交代说:如果许允儿子的才能比得上许允,就收捕他们。许允妻对儿子说:“你们虽然不错,可是才能不大。坦率与钟会作答就可以。也不必哀伤过度,钟会不哭了,你们就不哭。又可以稍为问及朝廷的事。”许允子听从。钟会回去后,把情况回报司马师,许允二子免祸。
*不过许允二子后来一为司隶校尉,一为幽州刺史。
试问阮籍
司马昭最初想为司马炎向阮籍家提亲,阮籍一连六十天酩酊大醉,亲事没法说,就算了。钟会多次拿时事问阮籍,想借他的回答给他定罪。阮籍都因为酒醉而获免。
才艺比拼
钟会是济北公荀勖的从舅,两人感情不和。荀勖有把宝剑,约一百万,经常放在他母亲钟夫人那里。钟会擅长书法,模仿荀勖笔迹向他母亲要来宝剑,不还回来。荀勖知道是钟会干的事儿,就想法报复他。后来钟家兄弟花千万建起一所住宅,刚落成,非常精美,还没有搬进去。荀勖很擅长绘画,就偷偷地到钟会的新居去,画上钟繇的像,衣帽、相貌都和生前一模一样。钟毓和钟会进门看见画像,就大为感伤哀痛,房子于是空置废弃。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82enfep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