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智慧,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县人,是陈桥兵变的关键人物。他多谋善策,读书虽然不多,但对政事有独到的见解。曾经担任赵弘殷的军事判官,对赵弘殷很忠心。据说有一次赵弘殷生病,…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县人,是陈桥兵变的关键人物。他多谋善策,读书虽然不多,但对政事有独到的见解。曾经担任赵弘殷的军事判官,对赵弘殷很忠心。据说有一次赵弘殷生病,幸亏赵普日夜何候,方转危为安。赵弘殷感动之余,便认他作同宗。赵弘殷的儿子赵匡胤发现赵普是个人才,见识高远,很想收为己用,便向父亲借调赵普任自己的推官。陈桥兵变时,赵普任掌书记,是赵国胤的心腹谋上。

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视赵普为自己亲人,平日里总是以“赵书记”称呼他。陈桥兵变中的关键人物就是赵普,所以赵国胤建宋后论功行赏,授予赵普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962年,赵普任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使、检校太保,后任宰相。赵匡胤与赵普相交甚久,互相了解,关系非同一般,赵国胤视赵普为智囊和军师,事无巨细都要与他商量,再作最后的决定。

皇帝的智慧,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提倡大臣读书,赵普就狠攻《论语》,并以其中所讲用于政事上。他曾经对赵匡胤说:“我有一 本《论语》,用半部佐助您平定天下,用半部佐助您治理天下。”以致留下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赵普的脾气很倔犟,他曾经上奏推荐一个人任职,赵匡胤不用。第二天,赵普还推荐这个人,赵匡胤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又推荐这人,赵匡胤大发脾气,将奏折撕碎扔在地上。赵普也不害怕,不慌不忙地跪下把破碎的奏折粘贴起来,第四天义到朝廷上向赵匡胤上奏举荐。赵国胤没办法,只好下诏重用这个人。

从一建立宋朝起,如何结束和防止唐末五代军阀割据政局不稳的局面-直是赵国胤的心结, 他经常跟赵普谈起这个话题。陈桥兵变后论功行赏,以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以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掌握着国家最精锐和数量近全国总兵额一半的禁军,负责出征和保卫皇帝与都城的任务。又让手握重兵的慕容延钊任殿前都点检,韩令坤担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赵普对此感到很担心,多次在赵匡胤耳边唠叨。赵匡胤说: “他们都像我的亲兄弟-样,是靠得住的,不会背叛我。你可能多虑了。”赵普深思后回答赵匡胤:“现在他们一定不会反,但是有朝一日,他们被手下有野心的人黄袍加身,到时他们就身不由己了。”他又把赵匡胤与柴荣的关系作了比较,当年柴荣待赵匡胤恩重如山,但赵匡胤还是在部下的鼓动下夺取了后周的政权。生动的事例使赵匡胤如梦初醒。

皇帝的智慧,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有天,他主动找来起背,说:“从唐未以来, 几十年时间,出了8姓12个君王,僭称皇帝和算夺政权的事比比皆是,故乱不断。我想要结束天下的战争,开创长治久安的局面,应该用什么方法呢?” 赵普说:“陛下考虑到这 个问题,是天地神人的福气。我看,关键是节度使权力太大,造成尾大不掉的后果,而危及皇权,只要削弱他们的行政权,剩夺他们的兵权,那些节度使就不敢有什么想法了。”赵匡胤恍然大悟,决心依照赵普说的办。

961年,为了保证自己地位不受威胁,赵匡胤首先把讨伐李重进回来的大将慕容延钊的殿前都点检职务免去,改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免去韩令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职务,改任成德节度使。此后不再设殿前都点检一职。接下来,赵匡胤又谋算起他最亲信的老朋友的军权。有一天晚朝以后,赵匡胤将石守信等大将留下来喝酒叙旧,赵匡胤趁酒酣耳热之际,命令身边的太监退出。他拿起一一杯酒, 请大家喝干之后说:“我要不是有你们帮助,也不会有今天这个样子,但是你们哪儿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多难心事,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不瞒你们说,这年来,我就没有睡过一一夜安稳觉。

石守信等人听了很吃惊,连忙问这是什么原因。

赵匡胤说:“这不是明摆着吗? 皇帝这个位子,谁不眼红呀?

石守信等人听赵匡胤这么一说,都惊慌失措,跪在地上说:“陛 下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天下已经太平无事了,谁还敢对陛下不忠呢?”

赵匡胤摆摆手说:“你们几位我是信得过的,只怕你们的部下当中,有人贪图富贵,往你们身上披黄袍,你们想不干,恐怕也不行吧?

石守信等听赵匡胤这么说,顿时感到大祸临头,连连磕头,流着泪说:“我们都是粗心人,想得不周到,请陛下给我们指引一条出路。

赵匡胤说:“ 我替你们着想,你们不如把兵权交给朝廷,去地方做个闲官,些田产房屋,给子孙留点家业,平平安安地度个晚年。我和你们结为亲家,彼此毫无猜疑,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一齐说: “陛下 为我们想得太周到啦!”

皇帝的智慧,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第二天,石守信等大臣一上朝,每人都递上一份奏章,说自己年老多病,请求辞职。赵匡胤马上准许,收回他们的兵权,赏给每人一大笔财物,打发他们到各地去做节度使。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杯酒释兵权”。

在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石守信等重臣元老的军权后,赵匡胤L采取措施 加强禁军,并用各种手段牢牢控制住禁军,使其成为巩固统治最重要的力量,以对抗实力强大的各地方节度使。

同时,赵匡胤一反五代重武轻文的陋习,重用文人,让文官取得了武官的许多权力,使各地武官的权力大幅缩小,建立起了以皇帝为中心的封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成功解决了军阀割据问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7qu8k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