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三言
由来
"三言"及其他小说"三言", 所收录的作品,有宋元旧篇,也有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但已难以一一分辨清楚。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都程度不等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之民的生活。"三言"即表现了资本主义萌牙时期的新思想,又存留有消极、腐朽、庸俗的旧意识。这种进步和落后交织在一起的现象,正是新兴市民文学的基本特征。在艺术表现方面,"三言"中的那些优秀作品,既重视故事完整,情节曲折和细节丰富,又调动了多种表现手段,刻画人物性格。正如《今古奇观序》中所称:"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可谓钦异拔新,洞心□目。"这标志着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民族风格和特点已经形成。"三言"是一个时代的文学,它的刊行,不仅使许多宋元旧篇免于湮没,而且推动了短篇白话小说的发展和繁荣,影响深远。
特色
“三言”中每个短篇小说集各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其中明代拟话本约有七、八十篇。“三言”的内容很复杂,在那些优秀的拟话本中,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爱情故事
(一)通过动人的爱情故事,描写了被压迫妇女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抨击了封建制度对妇女的压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篇,也是明代拟话本中成就最高的作品。小说塑造了一个光辉的女性形象——杜十娘。她是京城的“教坊名姬”,为了摆脱非人的境遇,她迫切要求“从良”。当她一旦相信李甲的爱情后,便与贪酷的鸨母展开了种种斗争,终于凭借自己的机智,跳出了火坑。但在她和李甲一起回家的途中,李甲竟在金钱引诱和个人利害考虑下,把她出卖给富商孙富。十娘愤恨填膺,在痛骂李甲之后,就抱持宝匣,投身于滚滚波涛之中,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控诉了这个罪恶的社会,维持了她对爱情的理想。小说写十娘投江之后,旁观的人皆咬牙切齿,争欲拳殴李甲和孙富,反映了人民对这些纨绔子弟和市侩的憎恨;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鲜明爱憎。《卖油郎独占花魁》是一篇富有时代特色的爱情作品。小说写卖油郎秦重被花魁娘子莘瑶琴的美丽所吸引。他凭自己辛苦经营积蓄起来的一笔钱想去亲近她。莘瑶琴起初因为他不是“有名称的子弟”,“甚是不悦”。由于秦重对她格外体贴、诚恳,她才觉得“难得这好人,又忠厚、又老实”。但等级地位观念,又使她不愿立刻向秦重倾吐衷情。直到她受到吴八公子的侮辱欺凌后,才明白那些“豪华之辈,酒色之徒”只知“买笑追欢的乐意,那有怜香惜玉的真心”,终于向秦重提出了“我要嫁你”的要求,并表示“布衣蔬食,死而无怨”的决心。值得注意的是:在作品中,小商人已作为正面人物被作者加以大力肯定和歌颂,并通过生动的情节,宣扬了在婚姻和爱情问题上,可贵的不是金钱、门弟、等级;而是彼此知心如意,相互尊重。这正是市民思想进步性的表现。此外,《王娇鸾百年长恨》描写贵族小姐王娇鸾和负心汉周廷章之间的动人的爱情悲剧;《玉堂春落难逢夫》,通过妓女玉堂春和贵族公子王景隆之间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了下层妇女被人摧残的悲惨境遇;《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赞扬了刘宜春对宋金的坚贞不渝的爱情;《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批判了莫稽的富贵易妻;都是影响较大的作品。
斗争
(二)描写封建统治阶级内容斗争,表现了人民对封建统治者罪恶的愤怒谴责。明中叶后,封建统治阶级更趋腐朽,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也更为激烈,这是产生这些作品的现实土壤。《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就是直接反映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忠奸斗争的作品。小说写忠言直谏、嫉恶如仇的沈链和权奸严嵩父子及其党羽之间的斗争,基本情节都有史实依据。小说热情地歌颂了支援沈莲父子斗争的贾石和冯主事,又塑造了沈小霞妾闻淑英的形象,她是个有见识、有才干的妇女,在危难中协助丈夫机智地逃出了解差的手掌。《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写浚县知县汪岑陷害士绅卢柟,揭示了封建官僚阴险残酷的本相。《灌园叟晚逢仙女》写一个庄稼汉出身名秋先的老者,酷爱栽花种果。他有满园的奇花异草,人都叫他花痴。恶霸张委想霸占这座花园,初说买,进而要他送,并趁着酒性,任意折损花木,践踏花圃。后在花神的帮助下,使落花返枝,更增鲜艳。张委就此诬告他为妖人,形成冤狱。最后又仰仗花神的力量,惩治了恶霸,救出了秋先。作品反映的虽然不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但对封建统治者的揭露和批判却极为深刻。小说中出现的浪漫主义情节,正是表达了当时人民群众反抗封建压迫的意志。
歌颂友谊
(三)歌颂友谊,斥责背信弃义的行为。这类作品的大批出现,说明了当时政治的黑暗,社会风气的恶劣;也反映了中叶后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这些作品中所描写的“友谊”的内容,虽然还不能算是新的东西;但体现这种“友谊”的主人公并不局限于封建文人,出现了手工业者,这是一种新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施润泽滩阙遇友》就是写两个小手工业者之间友谊的作品。嘉靖年间盛泽镇“开张绸机”的施复,在卖绸回来的路上,拾到六两多银子,他起先满心欢喜,算“有了这银子,再添上一张机,一月出得多少绸,有许多利息。……算到七年之外,便有千金之富”。但转念想道:“这银两若是富人掉的,譬如牯牛身上拔根毫毛,打甚么紧,落得将来受用。……傥然是个小经纪,只有这些本钱,或是与我一般样苦挣过日,……这两锭银乃是养命之根,不争失了,就如绝了咽喉之气……。”作为一个小手工业者的施复毕竟不同于那些贪婪无厌的剥削者,当他想到可能给失主带来的严重后果时,毅然地把银子退回了失主。失主朱恩也是个以“蚕桑为业”的小手工业者,对施复这种行动不能不感激万分。后来施复养蚕缺桑叶,至洞庭山去买,在滩阙地方无意遇上了朱恩。朱恩为报答他的友谊,盛情款待了他,并以桑叶接济他,还使他免于覆舟的危险。小说选择这样一个主题,歌颂这两个小手工业者之间的友谊,在文学作品中,还是个新的内容。揭露、批判朋友间的忘恩负义比较深刻的有《桂员外穷途忏悔》。小说写桂富五(即后来的桂员外)做买卖失利,在债主的威迫下,想投水自尽。朋友施济出资相救,得免危难,后桂富五发迹暴富,而施济去世,寡妻严氏携幼儿求救于桂员外,却得到了冷遇和奚落。严氏因而怄气而死。作者痛恨桂员外的忘恩负义,最后让他全家变狗以示惩罚。此外,《吴保安弃家赎友》,写吴保安与郭仲翔之间生死不渝的情谊。“三言”中的拟话本在艺术上仍保持不少话本的特色。但它是文人创作,主要供案头阅读的,因而又有自己的特点。比起话本来,它们的篇幅大大加长了,主题思想比较集中,情节也更为曲折,尤其在人情世态的描绘上比话本丰富了许多。这在《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张廷秀逃生救父》、《一文钱小隙造奇冤》等作品中表现得很突出。而在细节描写和人物内心活动的刻划上,也更趋于丰富、细腻。《卖油郎独占花魁》里,秦重服侍酒后的莘瑶琴那段描写,就是很典型的。作者在瑶琴酒醉归来,不睬秦重的情况下,先写秦重向丫环要了一壶热茶,把阑干上一床大红纻丝的绵被,轻轻取下,盖在美娘(瑶琴)身上,并“把银灯挑得亮亮的,取了这壶热茶,脱鞋上床,捱在美娘身边,左手抱着茶壶在怀,右手搭在美娘身上,眼也不敢闭一闭”。作者紧跟着又写美娘呕吐,秦重怕污了被祸,就把自己的道袍袖子张开,罩在她嘴上。在美娘吐毕后,又写他下床,“将道袍轻轻脱下,放在地平之上,摸茶壶还是暖的。斟上一瓯香喷喷的浓茶,递与美娘”。在上述一连串细节描写中,把秦重对莘瑶琴的爱怜、尊重以及他当时那种又惊又喜,战战兢兢的复杂心情,表现得非常的饱满、酣畅。又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写十娘见李甲由孙富处回来,郁郁不乐,她就“抱持公子于怀间,软言抚慰”。当李甲说出他与孙富的卑劣筹划时,作者写十娘“放开两手,冷笑一声道:‘为郎君画此计者,此人乃大英雄也,郎君千金之资,既得恢复,而妾归他姓,又不致为行李之累,发乎情,止乎礼,诚两便之策也。那千金在那里?’”作者在这样细节描写里,把十娘遭到突然打击后的那种难以抑止的悲愤以及对李甲的决绝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拟话本艺术上也有不少缺点。小说中的矛盾冲突一般不如话本的直接尖锐,语言上文言成分增多了,虽然比较洗炼、流畅,但没有话本的鲜明、生动。
流传版本
“三言二拍”这两套书在中国的遭遇是很奇特的。直到本世纪二十年初鲁迅撰写《史略》时,还不能看到《喻世明言》和《警世通言》,“谨知其序目”,国内只有《醒世恒言》一种,反而在日本藏有比较完整的版本。
至于“二拍”,因为在清朝被视为“淫词小说”屡遭禁毁,至到清中叶《二刻》已经不大流传。在道光、同治年间浙江、江苏颁布禁止淫词小说的命令时,其所开的书单都只有《初刻》而没有《二刻》,那是因为到此时《二刻》已不大为人所知了,所以有一段时间也不容易找个全本来看。此外,大约在“二拍”面世五年后的崇桢十年( 1637 年),出现了《今古奇观》这本书。它选录了“三言”的二十九篇和“二拍”的十一篇作品。其中选入的都是两书精华,有了《今古奇观》,看“三言二拍”的人就少了。所以王古鲁在《二刻拍案惊奇》排印本卷首的《本书的介绍》中说:
记得四十年前(本文写于 1956 年),一个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人,要想读一点所谓通俗短篇小说,除了一部《今古奇观》而外,简直没有其它可读的了。后来陆续在国内,在日本,发现了《京本通俗小说》、《古今小说》、《喻世明言》(二十四卷)、《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清平山堂话本》、《雨窗》、《欹枕》集等等,丰富了研究话本系统小的演变资料。
的确,这两种书是经过辗转的影印抄录,才全面和中国的读者见面的,其中王古鲁、孙楷第都作了重大的贡献,简单的说,二书的重要版本如下:
1.《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史略》引书肆天许斋的告白说:“本斋购得古今名人演义一百二十种,先以三之一为初刻”,可见“三言”的出版是早有计划的分为三部,每部收四十篇小说。《喻世明言》有藏日本尊经阁和内阁文库的天许斋刊本,又有藏大连图书馆的衍庆堂本。
2.《警世通言》,初版本是天启甲子( 1624 年)金陵兼善堂刊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另有三桂堂王振华覆明刊本,藏北京图书馆。
3.《醒世恒言》有天启丁卯( 1627 年)的金阊叶敬池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金阊叶敬溪刊本,藏大连图书馆;衍庆堂刊本,也是天启丁卯年版,藏北京图书馆。
4.《初刻拍案惊奇》,初版在崇桢元年( 1628 年),由尚有堂刊行,共四十卷,现存日本日光轮王寺慈眼堂法库。
5.《二刻拍案惊奇》亦四十卷,其中二十三卷《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妹病起续前缘》是从《初刻》移补进来的。卷四十的《宋公明闹元宵杂剧》则是戏剧,所以实际只有三十八篇小说。本书写于崇桢五年( 1632 年),仍由尚友堂刊行,现存的最佳版本是重印本,藏日本内阁文库。
当然,上述的资料仅供参考,今日我们不会轻易去找原版的“三言二拍”来看。因为在五十年代,“三言”已分别由许政扬、严敦易、顾学颉整理,原由文学古籍刊印社负责出版,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 1956 至 1958 年间出版, 1981 年重版。“二拍”由章培恒整理,王古鲁、章培恒注释,于 1982 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这些版本都作了校勘并有注解,是研究和欣赏古代短篇白话小说最好的本子。
总之,冯梦龙的“三言”共一百二十篇,多来自“家藏古今通俗小说”(《古今小说序》),而凌溕初的“二拍”则是作者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诙谐者,演而畅之”(《拍案惊奇序》)。前者多为编选改订,后者则着力放创作。从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发展看,将小说由书场带到案头成为读物的功臣是冯梦龙;而将短篇小说由累积型的集体创作转为作家个人创作的功臣则是凌溕初。二人对白话小说都有巨大的贡献。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78i9ja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