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千古词帝李煜的《清平乐》
李煜,在中国可以称得上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史学界,后人称其为“南唐后主”,在文学界后人称其为“千古词帝”,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帝王数量数不胜数,词人数量也是不胜枚举,但是,将二者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恐怕只有李煜一人了。

李煜多才多艺,放到现代绝对是典型的“高富帅”,诗、书、词、画样样精通,尤其是词,成就最高,也最为人所熟知,他给后世留下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等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全词如下: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自离别后,春天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过一半,面对此景,触目伤怀,想到自己的弟弟去年去宋朝进贡,至今未归,心肠不觉一寸寸的断了。台下的落梅像雪花一样凌乱,用手拂去却又飞入自己一身。
鸿雁传书,多么希望它能够带来好消息,自己情愿走下帝位,做一个南唐王,只愿弟弟能够平安归来,但是,等待是漫长的,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收到弟弟的音信,路途遥远,美梦难成,我知道,我的愿望似乎有些奢侈了。离愁别绪就像这春天的野草,一茬茬长势旺盛。

这是词人亡国前的一首伤春怀人之作。南唐大厦将倾,大宋一统江山指日可待,李煜已无力阻止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他只希望通过向大宋称臣来换得自己的偏安一隅,在这背景下,李煜派出自己的弟弟前往大宋进贡称臣,那时正值秋季。
不知不觉,春天都已经过去了,但是,弟弟走了半年却音信全无,面对暮春时节之景,内心不免孤寂落寞,他多么希望春天晚一点走,多么希望弟弟早日平安归来,但他知道,这样一个简单的要求在当时却是十分奢侈的。
这首词是李煜前期作品中年代较晚的,我们通过这首词不难看出,李煜的艺术风格已经开始转变,他不再以帝王身份去写一些美景,去谈一些儿女情长,而是开始了为国担忧,可以说,这首词对后来《相见欢》、《虞美人》、《破阵子》等词的诞生起到了开拓的作用。
李煜,一代帝王,可惜造化弄人,偏偏生于乱世,如果他生在盛世,也许舞文弄墨仍能守住江山,可惜,他要完成从帝王向阶下囚的身份转换,如此巨大的身份落差,不知李煜当时会有何感想。幸运的是,上天是公平的,在给他一个如此戏剧的身份同时,还给予了他另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千古词帝,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也许李煜在词坛不是最优秀的,但我相信,在古代帝王中,他绝对对得起“千古词帝”这一美名。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6npks6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