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火器和西方相比处于什么地位?
明代兵器有很大的发展,除了继承传统的兵器品种外,明代的火器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其火器的管形火器品种颇多,形式复杂.那明朝的火器和西方比较谁更强一些?
明朝军备鼎盛时期,火器水平略高于西方。
为什么说“略”高呢?唐朝末年,火药最先被用于军事用途,到宋朝时,制造出世界最早的管形射击武器(火器的雏形)。
而西方国家直到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时,才通过阿拉伯人接触到火药和火器,并制造出了“火门枪”(直筒形状,里面放火药弹丸,尾部有一个横向贯穿内外的圆孔用来安装引线)。
1337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进攻法国时,就率先装备了这种火器。
所以,最先发明火药火器的中国,在14世纪末也就是明朝建立之初时,火器水平是领先于世界的,但这个领先时间很短。
明初对火器并不重视,如《明实录》记载的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规定:“每一百户,铳手十名,刀牌手二十名,弓箭手三十名,枪手四十名。”使用火器的铳手只占十分之一。
直到朱棣成立世界最早的火器部队神机营,火器才出现规模化使用,到成化年间,明朝军队的火器配备比例达到了三分之一。
虽然明朝对火器逐渐重视,但因为日久生平,火器的更新换代基本停滞,反观西方,因为战乱不断,资产阶级为了能够击穿骑士的铠甲和古老的城堡,火器就出现了快速的发展和更新换代。
15世纪以后,西方的火器水平已经超过了明朝。
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这个问题。1522年,明军在广东沿海缴获了两艘葡萄牙船只,从上面发现了“火绳枪”,1548年抗倭时,又意外缴获倭寇使用的仿制和改良于西方的“火绳枪”,戚继光等人认为,日本人的火器比葡萄牙人的更加精良,所以建议大量仿制。
由于这种火器能够精确地射击到天空的小鸟,所以被命名为“鸟铳”。而戚继光部队鸟铳装备比例达到了50%-60%左右。
虽然火器装备比例提升了,但却也凸显了明朝火器已经落后于西方,主要依靠仿制,缺少自主研发。
除了火枪意外,明朝还购买和仿制了佛朗机炮、红夷大炮等西方火炮。也就是说,明朝火器自主生产能力虽然已经停滞,但靠着仿制和购买,还是基本能够与西方持平的。
崇祯皇帝曾重新开始研发自主火器。
明朝末年,在徐光启主张下,崇祯皇帝在登莱设置了火器研发基地,聘请了葡萄牙火器专家教学,除了继续防止西方火器外,明朝还在此基础上自主研发出迅雷铳、连子铳(早期连发枪)、翼虎铳,但可惜,因为孔有德突然叛变攻打登莱城,明末刚有起色的火器科技成果被全部带到了后金。
清军入关以后,自认为“弓马定天下”,对明末刚有追赶西方火气水平的步伐并没有继续跟上,反而故步自封,让中国彻底失去了重新追赶和超越世界的最后一丝机会。
明朝自主研发的火器有哪些?
除了上面提到的迅雷铳、连子铳、翼虎铳,还有地雷、水雷、混江雷、集束火箭、万人敌、火箭等等,种类繁多。
明朝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火器的研究依旧是按照旧的方法,火器的形状基本是万变不离其宗,都和之前的一样,所以明朝后期的火器已经远远跟不上西方世界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6c8945l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