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吴国于狂澜,断送蜀国根基的陆逊,为何最后却死在孙权手上?

在《三国演义》中,陆逊一出场就立下赫赫有名,可以说,正是陆逊击退了刘备的70万大军,断送了蜀国统一的基础,让蜀国自此只能偏安一隅,纵使武侯倾力征伐,也难以实现一…

在《三国演义》中,陆逊一出场就立下赫赫有名,可以说,正是陆逊击退了刘备的70万大军,断送了蜀国统一的基础,让蜀国自此只能偏安一隅,纵使武侯倾力征伐,也难以实现一统江山。

挽救吴国于狂澜,断送蜀国根基的陆逊,为何最后却死在孙权手上? 在陈寿的《三国志》一书中,被列传的人物中只有诸葛亮和陆逊不是诸侯君主。可见,陆逊是一位极其了得的人物。在三国这一段历史上,陆逊深谋远虑,忠义正直。曾一生为东吴效力,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然而,这样一位为东吴立下汉马功劳的人物,孙权为何要逼死他呢?

历史上曾这样记载“公元245年,在孙权的指责下,陆逊十分恼怒,不久卒死”。这样看来,孙权逼死陆逊,并不是一时的冲动。首先,孙权考虑到了自己的出身和在江东的地位。在《三国志》的记载中,孙权出身贫寒,不能与刘备、曹操媲美。而陆逊是江东的名门望族之后,祖父陆纡,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任九江(今安徽寿县)都尉。这样的身份,已经威胁到了孙权在江东的统治地位。

挽救吴国于狂澜,断送蜀国根基的陆逊,为何最后却死在孙权手上? 另外,陆逊屡建功勋,当然,最大的就是击退刘备。陆逊曾经被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并且,陆逊的很多亲朋好友都在东吴的官场上身居要职,这成为其功高震主,被孙权猜忌的原因之一。只要陆逊死了,虽然东吴还有很多陆逊的亲戚后代身居高位,但他们群龙无首,完全斗不过东吴的国主孙权。

挽救吴国于狂澜,断送蜀国根基的陆逊,为何最后却死在孙权手上? 最后,便关系到东吴的继承问题。陆逊是孙策的女婿,这对于孙权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威胁。众所周知,孙权能够成为江东之主,后来成为东吴的皇帝,完全是继承了他的哥哥孙策的位置。曾经孙权在朝堂之上讨论立世子之事的时候,便有很多身居要位的官员支持立孙策之子为世子。支持立孙权之子为世子的人,在当时的朝堂上并没有几位。孙权逼死陆逊,也是想要打压孙策之子的势力,以保证自己的儿子顺利登上王位。

陆逊的性格注定了他作为人臣难以有善终,毕竟对于君王来说,下属过于能干有时候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4sr4i2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