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最多的篡位皇帝,王莽具体改革了哪些内容?

王凤掌了大权,他的几个兄弟、侄儿都十分骄横。只有一个侄儿王莽与众不同,他像平常的读书人一样,做事谨慎小心,生活也比较节俭。人们都说王家子弟中,王莽是最好的一个。
王凤死后,他的两个兄弟先后接替他的职位,后来又让王葬做了大司马。王莽很注意招揽人才,有些读书人慕名前来投奔他。
汉成帝死后,在10年之内, 换了两个皇帝一哀帝 和平帝。汉平帝登基时才9岁,国家大事都由大司马王莽做主。很多大臣都吹捧王莽,说他是安定汉朝的大功臣,请太皇太后封王莽为安汉公。王莽说什么也不肯接受封号和封地。
王莽越是不肯受封,越是有人要求太皇太后封他。据说,朝廷里的大臣和地方上的官吏、平民上书请求加封王莽的人多达48万人。有人还收集了各种各样歌颂王莽的文字,使王莽的威望越来越高。
渐渐长大的汉平帝越来越觉得王莽的行为可怕、可恨,免不了背地里说些抱怨的话,这些话被传到了王莽的耳中。

没过几天,汉平帝就得了重病,死去了。王莽假惺惺地哭了一场。 汉平帝死的时候才14岁,没有儿子,于是由王莽摄政,称为“摄皇帝”。第二年,王莽改年号为居摄元年。三月,王莽立只有两岁的刘婴(宣帝玄孙)为皇太子,号称“儒子婴”,以效仿周公摄政旧事,为篡汉自立做准备。居摄三年(8年),梓潼(今属四川)人哀章制作铜匮,内藏“天帝行玺金匮图”与“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 假说是高祖遗命令王莽称帝。于是,王莽便到高帝柯庙接受铜匮,即天子位,定国号为“新”。至此,西汉灭亡。
王莽自立为帝后,为了巩固政权,在全国实行改革,推行新制。
从居摄二年(7年)到天凤元年( 14年),王莽先后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居摄二年,他下令铸造大钱、契刀、错刀,与汉五铢钱共为四品,一 齐流通于市。两年后,又改币制,将错刀、契刀、五铢钱废除,另铸铢小钱和十二铢大钱并行。始建国二年,三改币制,把货币总称“宝货”,分为钱货、金货、银货、龟货、贝货、布货,总称“五物、六名、二十八品”。天凤元年,四改币制,又实行金、银、龟、贝等货币,废除大、小钱,改行货布、货泉二品。

同年,王莽下令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颁行天下,作为统一全国的度 量衡标准。
始建国二年(10年),王莽诏令在全国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煢法。政府在长安、洛阳等大城市设立五均官,负责管理工商业经营和市场物价,收取工商税。赊贷规定由政府办理,年利息为十分之一。五均赊贷和政府经营的盐、铁、酒、铸钱及收山泽税,合称为“六凳”
除此以外,王莽对中央和地方的官名、官制、郡县地名、行政区划,也多次改变。
王莽大规模的改革,并没有起到维护新莽政权的作用,相反,改制后的结果触及到大地主商人的利益,加剧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制度本身的弊病,也给人民带来了更大的灾难,因此很快导致了王莽政权的覆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4r3m7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