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穆宗耶律璟人物争议

关于辽穆宗的汉名,有三种说法:耶律璟说辽穆宗本名耶律璟,但是在宋人的史书中都称之为“耶律明”,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开宝二年就说“契丹主明为帐下所弑”。这并不是说…

关于辽穆宗的汉名,有三种说法:

耶律璟说

辽穆宗本名耶律璟,但是在宋人的史书中都称之为“耶律明”,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开宝二年就说“契丹主明为帐下所弑”。这并不是说耶律璟改名为耶律明,而是因为中原人的避讳。后周时,太祖郭威追尊高祖郭璟为信祖,“璟”字遂成为后周的庙讳。后来宋朝继承后周以后,也继承了这种称法。

相似的,后周世宗南征南唐获得江淮之后,南唐中主李璟对后周称臣,李璟自己把名字改成了李景,也是出于这种避讳。

耶律明说

辽碑志中,“明”字往往缺最末两笔。统和十八年《刘宇杰墓志》、统和二十六年《常遵化墓志》、统和二十六年《王悦墓志铭》、重熙五年《张嗣甫墓志》、乾统十年《宁鉴墓志》、天庆四年《王师儒墓志铭》等等,均如此。这应该就是避穆宗名讳。此外,《辽史》中记载党项领袖李德明名字为李德昭、宋朝为避契丹讳而将明道年号改为景祐。还有一个证据是,“耶律璟”另有其人,咸雍八年(1072年)《创静安寺碑铭》中提到辽朝大臣耶律海里的汉名为“璟”,并无避讳的痕迹,可知辽穆宗名讳非“璟”而为“明”,或者如《契丹国志》中所载,他将名字从“璟”改为“明”。

追加汉名说

有学者根据辽代金石文字认为,辽穆宗最初只有番名,“明”为辽圣宗追加之汉名,圣宗改制后的辽代金石于“明”皆缺笔处理。金代避金太祖完颜旻之嫌名“明”字,或更其汉名为“璟”。陈大任修《辽史》时,“璟”为章宗完颜璟名讳,不知复更为何字,至元朝修《辽史》时统一为“璟”。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4jgqqke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