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武宗历史评价
明朝官修正史《元史》宋濂等的评价是:“武宗当富有之大业,慨然欲创治改法而有为,故其封爵太盛,而遥授之官众,锡赉太隆,而泛赏之恩溥。至元、大德之政,于是稍有变更云。”
明人何乔新的评价是:“史臣之赞武宗,谓其慨然欲创制改法而有为,斯言过矣。元之诸帝,安于旧俗,而不遵中华之法,非一日也。虽以世祖之英武,仁宗之恭俭,无能改于其俗,况于武宗视二君尤劣者乎!武宗在位四年,无一善可称者。沙的伶人也,以为平章;李邦宁阉竖也,以为司徒;教瓦班番僧也,以为学士承旨。它如进鹰坊之秩为二品,畀西域贾人以虎符,所溺者酒色,所好者游畋,斯岂有为之君哉!其所创改者,不过置尚书省、行至大银钞二事而已,是皆毒民之法,岂为治之先务耶?使武宗果有志于创制改法,则当召用名儒,稽式古典,正彝伦、厚风俗、修法度、定官名。考章服,以革左衽之陋;制雅乐,以变优价之声,庶几乎魏孝文、金世宗之所为矣。顾武宗性质凡下,岂足以语此哉?”
清朝史学家邵远平《元史类编》的评价是:“册曰:北藩入嗣,三宫协和;慨然创治,爵滥赏阿;贰省乱政,令教繁讹;有为何裨,变政已多。”
清朝史学家毕沅《续资治通鉴》的评价是:“帝承世祖、成宗承平之业,慨然欲创制改法;而封爵太盛多遥授之官,锡赉太优,泛赏无节。至元、大德之政,于是乎变。”
清朝史学家魏源《元史新编》的评价是:“武宗始以怀宁王总兵漠北和林,与叛王海都劲敌对垒,屡摧其锋,中间几濒险危,披坚陷阵,威震遐荒,可谓天潢之杰出,天授之雄武矣。入绍大统,谓有宏图,而始终误听宵人,以立尚书省为营利之府,何哉?夫世祖立制,以天下大政归于中书省,任相任贤,责无旁贷。故小人欲变法,忌中书不便于己,则必别立尚书省以夺其权。阿合马、桑哥之徒相继乱政,毒流海内,是以世祖深戒前辙,不复再蹈。乃当席丰履厚之余,慨然欲变更至元、大德之旧。封爵太盛,而遥授之官多;锡赉太侈,而滥赏之卮漏。母后市恩左右,挠其恭俭,于是言利之臣迎合攘袂,以争利权。虽柄操自上,不至如阿合马、桑哥之甚,而仁心仁闻渐蔽于功利,几同于宋之熙、丰。故仁宗绍统,翻然诛殛,尽复旧章。盖变法不得其人,则不如勿药之尚得中医也。又考陶九成《元氏掖庭记》,则琼岛水嬉之华,月殿霓裳之艳,亦自帝大滥其觞,而《本纪》讳之,不载一字,亦英雄酒色之通病欤!惟授受之际,坚守金匮传弟之盟,虽有内侍李邦宁,怂恿离间,帝言:‘朕志已定,汝自往东宫言之。’斯则磊落光明,胜宋太宗万万。综计始末,固不失为一代之英主焉。”
清朝史学家曾廉《元书》的评价是:“论曰:武宗擐甲临边,至登大位,宜有雄武之风,而颓然晏安,惟鞠蘖芗泽之为乐,元业自是衰矣。遂至鼎鼐充庭,名器之贱如履。而欲后人惜其敝袴,得乎?易日负且乘致寇至,武宗启之矣。”
民国史学家屠寄《蒙兀儿史记》的评价是:“海山汗滥赏淫威,非恭俭之主也。明知尚书省贰政病民,排众议而立之。更钞铸钱,将以理财,而财政愈紊,前史称其慨然欲有所为,然郊天、祀孔、亲享太庙诸虚文外,无足纪者。惟终身远铁木迭儿,虽以母后之命,不使得预朝政。由后校之,殆有所先见矣。若乃三宫协和,始终不受谗慝,其自处骨肉之间,盖亦有道焉尔。”
民国官修正史《新元史》柯劭忞的评价是:“武宗舍其子而立仁宗,与宣公舍与夷而立穆公无以异。公羊子曰:宋之乱,宣公为之。然则英宗之弑,文宗之篡夺,亦帝为之欤?《春秋》贵让而不贵争,公羊子之言过矣。帝享国日浅,滥恩幸赏无一善之可书。独传位仁宗,不愧孝友,其流祚于子孙,宜哉!”
民国学者蔡东藩的评价是:①“武宗易喜易怒,若明若昧……夫以武宗之名位论,敦不谓其当立,然吾谓其得之也易,故守之也难。嗣位未几,即耽酒色,由是嬖幸臣,信淫僧,种种失政,杂沓而来。《书》所谓位不期骄,禄不期侈者,匪特人臣有然,人主殆尤甚焉!故武宗非一昏庸主,而其后偏似昏庸,为君诚难矣哉!” ②“武宗在位四年,秕政甚多,惟孝友性成,不私天下,较之曹丕、萧绎,相去远矣!”
传统观点对元武宗海山的评价负面多于正面,甚至认为他是一名昏君。但近来的研究则越来越强调武宗统治的积极意义。2010年7月,由南开大学、中国元史研究会、张北县政府共同举办的“元中都与元后期政治文化研讨会”在河北张北县举行。会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张帆认为应将武宗朝政治置于元中期政治史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根据留存到今天的片段资料来看,武宗并不是头脑简单的一介武夫,他重构的以尚书省为代表的臣僚也并非“保守”、“落后”、“反汉化”的人物,而其所采取的措施是针对前朝积弊作出的改良,只是因时间短暂而未能得到充分贯彻实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刘晓以“元中都与武宗政治”为题阐述了元武宗即位之初施行的滥赐、设立尚书省、发行至大银钞、建立中都等措施实际上别有用意,说明中都的建设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有关。成宗去世后,仁宗抢先夺权,但慑于武宗的挑战,最终与武宗达成了“兄终弟及、叔侄相传”的协议。武宗构想了为争夺当时政治资源、逐步消除与瓦解仁宗集团影响的庞大计划,建中都只是这个计划中的重要一环。这次研讨会充分肯定了元武宗海山的历史地位,认为他是蒙元史上除成吉思汗、忽必烈之外最具影响力的一代帝王。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4cnijse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