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是如何降服暴徒般的赤眉军的?
历史上的起义军队赤眉军数量众多,达到了数十万,而且向来是手段残忍。当时是王莽执政,派兵数次征讨都无功而返。因为他们属于流寇,经常到处跑,但就是这样一支让当朝者头痛无比的军队,最后却被刘秀给巧言说服了。那么刘秀到底是怎么说了什么能劝服这群暴徒呢?

王莽篡汉之后,绿林、赤眉、铜马、城头子路、刁子都等十几支起义军相继起义,其中以绿林军和赤眉军势力最大,赤眉军于天凤5年(公元18年)在莒(今山东莒县)起事,首领为琅琊人樊崇,以泰山山区一带为根据地,几年之间发展到数万人,王莽派军数次讨伐,但败多胜少,赤眉军发展越来越大,刘秀在昆阳击败王莽的主力军之后,更始帝刘玄得以占据长安,赤眉军先是降于更始朝,由于更始帝刘玄对樊崇等人比较刻薄,范重又逃回绿林军中,所以刘玄为代表的绿林军展开大战,后来击败了他们攻入长安,俘虏了更始帝刘玄,立刘盆子为帝取而代之,年号建世。

赤眉军打败更始帝刘玄的绿林军兵占领长安的时候,刘秀已经脱离原先的绿林军,并且在河北崛起,而灭掉了绿林军的赤眉军,就和刘秀的势力产生了矛盾,刘秀并不想把它们消灭掉,而是想收伏他们,于是派邓禹率领二万精兵尾随赤眉军入河东郡,伺机入关中,并集中主要力量用来在长安以东构筑防线,实际上是建立对赤眉军的包围圈。这样,在赤眉军据有长安的一段时间内,刘秀逐步完成从河北地区经洛阳向南到河南、荆州地区以及豫西地区一线的重大战略部署,加上原来已派邓禹占领河东,不但堵住了赤眉军东归的道路,而且形成了对长安的大半个包围圈。

这不是刘秀第一次做这种事情,当时另外一支有名的起义军铜马军有几十万人,让刘秀极为头疼,后面也是通过采取这种诱敌合围招降的方法,而刘秀通过大打感情牌将铜马军几十万大军也尽归麾下。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4apedh9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