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婚俗:从保守转为开放的,已有协议离婚

唐朝时期的繁荣开放,在我国历代都少有,相比于后世对于各方面的束缚,尤其婚姻方面,唐代是比较开放的,甚至已经有了协议离婚。本篇就浅谈唐代婚俗,看看唐朝的婚姻习俗是…

唐朝时期的繁荣开放,在我国历代都少有,相比于后世对于各方面的束缚,尤其婚姻方面,唐代是比较开放的,甚至已经有了协议离婚。本篇就浅谈唐代婚俗,看看唐朝的婚姻习俗是怎样的。

唐代婚俗:从保守转为开放的,已有协议离婚

随着法律制度健全,离婚协议书逐渐成为一种常见法律条文,很多人以为离婚协议书是近代才出现新产物,更不会想到在倡导一女不侍二夫封建制度下也会有离婚协议书。

实际上,在我国唐朝就已经出现离婚协议书。唐朝婚姻法《唐律户婚》对离婚有三条规定:

协议离婚:指男女双方自愿离婚所谓和离,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

唐代婚俗:从保守转为开放的,已有协议离婚

仲裁离婚:指由夫方提出强制离婚,所谓出妻。

强制离婚:夫妻凡发现有义绝和违律结婚,必须强制离婚。

从史实来看,提出离婚者也不只是夫方,妻方提出离婚也不在少数。

虽然在中国历史多数时期,女子一直是处于被压迫地位,很多朝代妇女没有离婚自由,男子可以任意休妻出妻,女子却只能忍受。但是这份唐朝放妻协议却告诉我们:并不是古代所有朝代女子地位都是那么地下,这也凸显唐代婚姻制度。

唐代婚俗:从保守转为开放的,已有协议离婚

唐代婚姻的开放风气,首先表现在青年男女择偶相对自由和对美满婚姻的大胆追求上。

《唐律·户婚》规定:子女未征得家长同意,已经建立了婚姻关系的,法律予以认可,只有未成年而不从尊长者算违律。这条规定,从法律上为青年男女的自由择配己开了绿灯。

封建社会时代的所谓贞节则指女子不改嫁或不失身,这是对妇女的一种片面要求。在我国古代,自开始重视和强调贞节以来,妇女的离婚、再嫁便越来越不自由。

但是在唐代,离婚极为常见,再嫁不以为非,贞节观念的淡薄在整个封建社会都为罕见。

唐代婚俗:从保守转为开放的,已有协议离婚

唐史研究专家孟宪实说:古代曾有女子觉得丈夫没有出息,闹到官堂要求离婚,当官者训斥该女子不应如此,但该女子仍然坚持离婚,最后当官者只得判离,可见在古代女子离婚并不如我们想象中困难。

古代放妻书存在,说明古代人比较重视感情在婚姻中作用,在放妻书中多以感情不和为理由,有时还会出现今后将孤单燕飞表达悲伤句子。

当然如果真悲伤就不会离婚,这或许只是表面文章,所以说有时放妻书只是范文作用,在休妻时候使用。

事实上古代离婚事情在各个朝代都有,只不过唐朝婚姻制度给人感觉更自由一些,高层离婚就更容易实现,比如太平公主就轻易成功了。

虽然不能确定协议书具体年代,但它存在却证明唐末五代宋初时,男女在婚姻问题上是相对自由的。

其实看看唐代各种出色的女性人物也就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了。唐朝在各方面都是比较开放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3evb10nm.html